第426章 个人资产回流国内(2 / 2)

听完小依的分析,杨乾很惊讶海外华夏币市场的规模,没想到这么多资本将华夏币转移到了海外。

要不是国内经济由北极星控股托着,这么搞国内经济必然受到重创。

“你的意思说,现在美刀因为流动性枯竭的原因具有升值的压力?”杨乾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只要不集中兑付,海外华夏币的汇率还不会上涨这么多。”小依说道。

杨乾听到这话,一时间难以决定如何操作。

从他个人的想法来说,他是希望将这些流出国内的华夏币兑换回来,省的他们有足够的货币搞风搞雨。

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海外大量的华夏货币有利于华夏币的国际化,不然国家也不会和很多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这是在不愿意长期贸易逆差的情况下,让华夏币流向海外市场的办法之一,也是华夏币国际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杨乾这么做,等于是打乱了国家的国际金融政策。

到底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还是照顾国家金融政策?这成了杨乾做决定的重要考量。

“小依,你说政府真的想让华夏币成为国际货币吗?”杨乾问道。

别看民间眼馋美刀的国际货币地位,期望自己也能靠印钱就能全世界买买买。

实际上政府对此很谨慎,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由重量级人物说过要全力推进华夏币国际化。

只是希望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定的比例,降低美刀带来的贸易风险,属于风险规避类的正常操作。

以华夏目前的经济体量,真要打算全力让华夏币国际化,并不难做到,起码占据的比例会快速提升。

事实上华夏政府并没有刻意去做,只是和有较大贸易往来的国家进行了必要的货币互换操作。

原因很简单,想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意味着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就算不完全开放,也要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

意味着要为国际资本提供足够的金融交易物,也就是说要发行大量的国债。

意味着要转变国际贸易方式,不能再每年大规模贸易顺差,不说保持较大的逆差,至少要保持基本平衡。

意味着市场完全开放或者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不然就没法拿自己的物资换你的钱。

就为了一个国际货币地位,付出这么多到底值不值得,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觉得政府还在犹豫不决!目前的定位是作为国际贸易货币的补充,降低单一贸易储备货币带来的风险。”小依说道。

杨乾想了下,说道:“小依,你先用我个人名下的现金在海外市场兑换华夏币,汇率最高只能上涨到6:1。

如果没有完全兑换完,剩下的部分和央行进行兑换,相信这样的涨幅,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影响。”

“明白了!”小依回应的很干脆。

其实杨乾这么做,也是维护自身的利益,因为快速升值意味着他个人名下的资产兑换华夏币就少很多。

政府也不一定领情,觉得他扰乱了国家货币秩序,虽然嘴上不说,但难保不给他找麻烦。

至于让华夏币快速升值的事情,不能由他来做,而是准备让给那些急切想要购买开阳通信公司的国际资本来做。

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杨乾觉得自己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