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bp;罗曼大溃败
次日。
两军观察彼此的情况,几乎是同时进军。
于旷野对垒,彼此相隔五百米。
凯特是讨逆军的统帅。
他按照惯例,将军队分成五支部队。
前军又可以说是前锋,是两千精壮青年组成的信徒军。
中军是裂甲主力军队。
后军是三千质量较差的信徒、修女、教士组成,由唱诗班的班主玛佩尔带领。
右翼是三千雇佣兵,尽可能的往前压去,协助前军,由雇佣军元帅格拉纳带领。
而左翼则是预备队,是贝希特斯家族的一千兵力,没事就负责看戏,有事就是救火队长,能起到关键作用。
阵型中规中矩。
之所以分兵,是为了方便调度军队。
一般来说,分成三支分队就足够了——即右翼、中军、左翼。
数千人的军队规模,三支分兵是最合适的。
但万人规模的军队,不多设几个分队,那就没法传达命令了。
即使如此,运转起来也有些吃力,显得很滞涩。
只是置身这个时代的人类对此习以为常。
整军和罗曼形成对峙之势。
因为相隔甚远,所以彼此只能看到对方的大概阵型。
到现在,彼此也不用说多余的话了。
罗曼骑乘白马,他轻轻挥手:“进攻!”
旗令官立刻挥动号旗。
四个步兵方阵,共计一千二百人。
迈着方阵,朝着敌军发起进攻了,
迎战的是作为讨逆军前锋的两千信徒。
因为雇佣兵半数是远程部队,是弓手和弩手等,不适合充当前军。
而裂甲家族的兵力有五分之二是骑兵单位,所以也不适合。
信徒军虽然极为庞杂,却不会轻易成为溃军。
是非常理想的前锋单位。
……
打仗没有说一开始就让所有人都冲上去的。
那岂不乱套了。
在这个中古时代,大规模的军事作战——尤其是这种两军对垒的野战。
都是先试探性的交锋,再根据后续情况把兵力压上去。
你压我也压。
于是战线越来越长,逐渐演变成两军的全面作战,场面越来越混乱。
这个时候就考验谁的组织力更强、谁的士兵更抗压。
只要抗住了。
那就赢了。
详细的战术是没有的。
因为战术的基础就是军阵,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素养,是完不成大多数战术动作的。
能组成最基础的方阵,就算是这些信徒军专心训练过一段时间了。
他们的装备谈不上好,充其量是一支布衣军,连甲衣都没多少。
当然,甲胄不齐,但兵器还是不错的。
比如矛、斧、刀、剑以及盾牌。
这是裂甲家族和教廷支援给他们的军事装备,总不能让后者拿着草叉上战场吧。
至于农夫为什么肯上战场,自然是因为信仰和金钱了。
处于后军的五百修女们组成唱诗班,也开始合唱圣咏。
前军和后军约莫相隔两百米,所以圣咏是能传过来的。
那些合唱的声音,极为高洁、整齐、震撼、神圣……像是灵魂都得到了洗涤。
这是修女所掌握的鼓舞力量。
这种力量本身并不会影响人类的神智,但会让人类变得极为狂热。
因为有种可怕的感召力。
这个时代的农夫,物质世界是匮乏的,精神世界是贫瘠的……
这些前提暂且不说了。
哪怕是一个现代人,一旦听到慷慨激昂的音乐,有时候也会不可避免的热血沸腾起来。
如果这个音乐是国歌,在祖国危难关头号召你去战斗,背后就是首都,那只怕没有几个人能保持冷静。
这和超凡力量没关系。
纯粹就是因为人类很感性,会上头。
“为了诸神!”
“为了信仰!”
双方在旷野短兵相接。
然后,拥有信仰的信徒军被罗曼的步兵方阵按在地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