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宽厚的鼻子猛吸了一下,这是长年在边郡养成的习惯。
代地雁门风沙大,有时必须用布蒙住口鼻,大力呼吸。
他有些心动。
自他领命驻守代地、雁门,防御匈奴,已有六年。
这六年来,他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训练士兵。
第二、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
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增设侦察人员,着重增强警戒。
他从来不与匈奴起冲突。
为了防止手下擅自出战,他下过一道军令: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意思是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应战、捕捉俘虏的处斩刑。
这六年里,匈奴来犯次数极多,绝大多数都被斥候发现。
每次赵国都提前关上城门。
匈奴在城门外骂半日,无人应战。
不擅长攻坚的匈奴,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只能在赵国大军集结之前,骂骂咧咧地撤退。
长以此往,六年后。
李牧在边郡的名声、威望,越发低迷,在被召回之前就跌到了底。
匈奴看不上他,说他只知道龟缩。
赵军也看不上他,说跟着他永无出头之日,在外战死也好过在龟壳里被骂死,窝囊死。
[既然赵王不识我本事,那我何不去秦国呢?]
这想法一起,就再也压不下去。
李牧转头四顾,看到周围没有人在,压低脑袋,轻声而急切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