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唐末·评论14·后续
那些已经在面对这些危险的百姓们,在看到评论中提到这样的人间惨剧的时候,恍惚地笑了。
——虽然他们知道如今的情况,也正在面对这样可怕的事情,但是他们一直也没有在谈天中发言。
倒不是因为他们已经被抓住了,而是因为他们在仓皇逃亡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余力、没有精力去发言。逃亡,躲藏,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全部大脑。
现在,正巧是在讲故事的时候,那些畜生也都会听一听故事,放缓一下各种捕杀的脚步,这就是他们逃得更远、甚至彻底安全的最好机会。
不过,看到这上面揭露了这样的可怕事实,他们还是会感到高兴。
——朝廷不管,但是现在天下皆知,朝廷,或者这些军队,总是得做个样子,稍微收敛一点的吧?
-
朝廷确实大为震动。
不光是当时的唐僖宗的朝廷,还有其他时空的朝廷,其中,以同为唐朝的、还处在强盛阶段的朝廷为最。
“我大唐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军队,奇耻大辱!”有官员、文人都愤怒出言。
他们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大唐的军队身上——虽然平日里也会干一些中饱私囊的事情,但是他们的道德底线确实还没有低到这样的地步。
人相食,这几个字在史书上屡见不鲜,如果所处条件确实恶劣的话,这些人也就能够接受;但是,这种买卖的事情,他们确实做不到接受。
他们就缺这点钱吗?他们非要做买卖的话,就不能买卖其他的东西吗,就不能买卖一些正常的粮食吗?不想真的给黄巢多少粮草,那完全可以在粮食里面掺杂大量的沙子石头啊。
这种基本操作,难道还需要别人来教?
-
在这样一段骇人听闻的评论过后,这一次的故事到此为止,天边的画面和眼前的画面都纷纷暗了下去。
故事结束了,但,故事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才刚刚开始。
众人现在都没有什么期待下一次故事的心情了——不是不好奇,但,唐朝末期这些见鬼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让人心情复杂、沉重不已,但又完全说不出来话。
有人忽然想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吧……
他们现在只想要好好消化一下这一次故事中所听到的种种消息。
新的故事,很好,但还是要等一等才行。
-
宋朝,赵匡胤和赵光义都开始着手处理辽国、西夏(虽然赵匡胤时期还没有西夏)的事情。
赵匡胤经过种种打击后觉得,虽然很多事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自己这个太祖皇帝全部都能做完,但,比起指望后来者,倒还不如自己试一试。
就算做不到全部解决,最起码也能够解决一小部分,并且制定好一个方向,不是吗?
他完全搞不明白,后来的皇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辽国打不过、解决不了也就算了,但是怎么就能让大宋的内部再独立出去一个西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