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在某种意义上,算是证明了所谓“人的传承并不只是依靠于血缘,还有理念、理想等等”吗?
这也算是另类意义上的作用了吧。
刘彻漫无边际地想道。
不然他还能想什么?
想想,这个杨氏宦官世家,这样的宦官家族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并不难解释。
首先,刘彻知道,唐朝在那个神奇的唐玄宗在位期间,发生了盛世和乱世并急转直下的多重现象,安史之乱中,叫做安禄山的将领竟然拉出来了十五万精兵——这必定对唐朝造成了重创。
而这个重创,在之后的唐朝从来没有得到恢复,反而发展成了藩镇割据的情况。
这就表明,一来,朝廷受到了重创,皇帝的威望必定有所损耗——不只是唐玄宗一个皇帝,还连带着其他“皇帝”,换言之,就是皇帝、天子这个身份的威望,受到了负面影响。
二来,皇帝自身的权力也受到了缩水,不少原本能够行使的权力现在不能那么行使了——这当然不至于让皇帝连身边人都完全管不了,但是肯定会让有心之人心思浮动。
而接下来,他知道,在唐肃宗和唐代宗的皇位交替过程中,出了一些岔子,掌握一定权力的皇后想要干掉身为太子的唐代宗而立其他皇子。
皇位争斗这没什么,属实是正常现象。
但问题就在于,在唐代宗即位之后,他需要对功臣们做出表态和奖赏,而他在皇帝这个身份的威望已经有所损耗、皇帝原本的权力已经有所缩水的情况下,能够——把握好表态和奖赏的尺度吗?
看样子,可能唐代宗自己是觉得自己能够把握住的。
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显然超出了他的控制。
别的不说,唐代宗出逃是什么鬼?!
那个 杨志廉之所以能够上位升官并且接触到军权,就是因为他“护送唐代宗出逃陕州”——唐代宗,皇帝,出逃!陕州!
皇帝出逃,这难道是什么正常的事情吗?刘彻表示,绝对不是。
至少,在大汉,绝对绝对不是。
难道在唐朝就是什么正常的事情了吗?
——但是刘彻莫名觉得,说不定,还真的就是这样。
谁让出逃的皇帝不只是唐代宗,还有接下来的那个唐德宗呢?
哦,护送唐德宗出逃的,还是杨志廉此人。
然后,杨志廉因此也同样得到了唐德宗的信任和重用,彻底接触到了兵权。
而唐代宗的出逃原因暂且不详;可唐德宗的,却非常清楚:泾原兵变。
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不知道具体过程,不知道其中的人物和发展……但是,“兵变”二字就完全足以说明一切。
这也是刘彻为什么觉得,皇帝出逃说不定在唐朝并不是什么稀奇事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