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这件结亲不成的事情的人有许多,而其中的原因,也都是他们讨论和迷惑的重点——为什么啊?
而另一件事情,关注的人也不少。
只不过,关注的人所处的时代颇有几分特色:其中大部分百姓,是身处唐朝后期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前的百姓,其中包括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隋朝以及唐朝的百姓。
这些时期的百姓,基本上都处于存在各种门阀士族的阴影之下。
很多时候,虽然名义上他们要服从朝廷的管理,天子是皇帝,自己是某个朝廷的子民,但是实际上,更多时候,他们要认下某一个主家,认下某一个家族,认为自己是家族的人而非朝廷的人,接受家族的管理而非朝廷的管理。
——这其中,境况有好有坏。
有些势力足够,同时也非常宽仁、赏罚分明的主家,那确实是人人向往,在这样的主家管理下,日子要比在朝廷的管理下好过不知道多少倍。
若是有机会投到这样的主家名下,根本没有人会对朝廷有什么留恋之情,更没有人还想着什么“我是朝廷的人”云云。
但有些主家,苛刻狠厉,刻薄寡恩,多有惩罚压榨而少有赏赐;
或者,有些主家的租子等等总是要比朝廷稍稍多上那么一些……
摊上这样的主家,就没有人会甘愿留在这里,总会有人想着朝廷——朝廷确实不怎么样,但说来说去,算来算去,竟还是要比如今的日子好过那么一点。
但不论如何,他们总归是摆脱不了世家门阀的存在的。
这还是日常维生。
若是有些人家的子弟聪明一些,有些能力,那更是脱离不了世家门阀了——想要上进?行啊,那看看你的师承,你的家族呗;
什么?没有家族?也没有一个好老师,或者差不多点的老师?
那没办法了。
非要说的话,那你就从军试试看呗,说不定能活下来,还能有些功勋呢。
至于说从隋文帝杨坚开始,就尝试推行的科举制——虽然后来的皇帝,哪怕是不干人事的杨广,都坚持了这一政策,但这总归还是世家门阀的游戏场。
普通人家的子弟,即便有才华,也有了这个“科举”的晋身方式,可依旧难以出头。
但是现在,这上面告诉他们,这个存在已久的阴影,像是永远都不会消散的存在,在日后,在农民起义军的努力下,要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