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李密·关中(2 / 2)

【更不用说,这些部将也都是豪杰出身,把他们留在洛阳这里,必然会发展成各自称王称霸的局面。而若是变成这样,那才是真的完了!】

“所以,李渊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时机也好,人马也罢,选择的方向也没有出问题。”刘邦感慨道。

对于这个柴孝和用自己和项羽来当例子,刘邦还是比较乐意的——毕竟,自己是那个胜利者嘛!只要是拿自己和项羽举例,那必然一正一反,而项羽则必将是那个反例。

这他当然高兴。

当初,他也是直奔关中,想要控制关中故地;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其中,关中所拥有的地理条件当然是一个关键。

有高山,有黄河,山河天险,就是防守的重要倚仗。再有各种险要关隘,这些加起来,只要处理得当,也不要真的碰上什么上苍不眷的情况——比如首领和主要将领们接二连三没两天就死了——那是真的可以打造出一个根基的。

当然,关中拥有的条件不只是地理条件,还有政治历史因素。

秦朝的关中故地非常重要;而对于隋朝而言,虽然杨广本人喜好江都,而且看起来洛阳也占据了不低的地位,但关中到底有京城。

京城,终究是政治核心。

此外,那什么关陇集团不也是关中地区的吗?

即便皇帝要压制这些个贵族集团,但在现在,显然没能做到完全压制;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加以适当利用才对。

而若是控制了京城,又控制了重要关隘,再掉过头来攻下了洛阳……那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对于晋地一带也有了一定的控制力。

这就很够了。

控制了这些地方,同时政局稳定,那还真的可以试试传檄天下——说不定,有不少地方就能直接纳入统治了呢。

至于那些硬骨头,慢慢啃,占据广大地盘、占据上风的不是他们,啃上一段时间也就成功了。

就是不知道李渊的这个政权,内部究竟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