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须陀此时的经历越是辉煌,到时候也就越能有些对比出来。
所以,最终的荥阳之战,胜利的应当是瓦岗军。
至于说张须陀本人在此战之后是生是死……刘邦以为,张须陀还是战死的可能性要更高一些。或许他麾下的这两名将领,秦琼,罗士信,得以或者并入瓦岗军麾下的可能性要高许多。
而为什么认为如果没有李密,那瓦岗寨对阵张须陀的胜负未知,那当然是因为双方的过往交手记录了啊!
在此战之前,瓦岗寨和张须陀交手了三十多次,这么多的次数,却竟然连一次获胜都没有!
这个败率,三十次里面找不到一次获胜的成绩,那还能指望什么?还能有什么可说的?
而且,刘邦非常了解一点:那就是,战败会形成习惯的。特别是,对某个特定力量的战败。
战败一次两次,甚至三五次都未必如何,但如果对着同一个对手,连战连败,甚至三十多次了,都没能获胜一次……那,再往后的交手中——如果还有的话,这一方很可能也不会获得任何胜利。
因为,连连败于同一个对手后,是会形成习惯,形成本能的畏惧,形成一种调兵指挥的惯性。
本能的畏惧就不用说了,总是被同一个人打败,从来没有讨得着好,是个人都会对这个对手心生恐惧和敬畏之情,不用真刀真枪开打,只要听到这个对手的名字,有不少将领就会自发的选择退避。
这很正常,也很常见,就像是那些匈奴,有时候就是会对中原的某个将领心生恐惧,一听见这人的名字就拍马跑路。
而调兵指挥的惯性,其实也是建立在恐惧和敬畏之上的。
理论上,当遇到一个之前一直没能战胜的对手的时候,就应当想想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能不能用一些新的策略,但是这只是理论上而已;当真的面对这个对手的时候,不乏有将领直接脑子一片空白,直接就按照老套路走。
结果自然是大败特败。
然后,这一次的战败再一次加重了恐惧之情,然后下一次交手的时候要么直接退避要么不得不交手,在恐惧和惯性之下,又一次战败……完全就是一个死循环。
所以,如果翟让不是那等能够完全突破、不受过往战绩影响的人——事实上他看起来也不像是这种人——那他就不大可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在这一战中彻底战胜张须陀所部,夺得荥阳。
那么,在这一战中,出谋划策的,肯定是李密。
【作为数十次败在张须陀手上的人,翟让在听说张须陀要带兵镇压自己后,非常害怕,打算退得远远的避开张须陀,但是他的行为被李密制止了。】
【李密看出来了翟让的惧意,他劝说道:“张须陀确实勇猛,但是勇而无谋;他麾下的士兵又接连获胜,既骄狂又凶狠,我们完全可以一战就抓住他们。到时候,您只要列阵等待就可以了,我必将为您打败他们。”】
【翟让没有办法,只能听从李密的建议,带着军队准备与张须陀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