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外部打击(1 / 2)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是起义军和隋朝军队互相拉锯的过程。】

【在此期间,不少力量单薄、眼光不够长远、能力不足、运气不够好的起义军,或是战败,或是首领身死、军队分散转投他人。】

【比如王薄、孙宣雅、郝孝德、张金称、郭方预、卢明月、高士达、格谦……】

【但虽然这些起义军在隋军的攻势下战败,但是却并没有就此消亡,而是散而复聚,纷纷选择了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名声较好的起义军势力投奔而去;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了武装反抗隋朝的队伍之中。】

【也因此,到了之后,天下逐渐形成了三大农牧民起义军——河北的窦建德,瓦岗寨的翟让,江淮的杜伏威,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结果。】

朱高炽赞同道:“是啊,谁能想到瓦岗寨的领头人马上就要换人,不再是翟让了呢。”

别的起义军首领换人,基本上都是前任首领被隋朝军队斩杀,比如河北的窦建德,虽然窦建德已经声望渐起,但之前的首领到底是高士达;而高士达死在了隋军手中,被杨义臣所杀,所以,河北这一支队伍的领头人就名正言顺地变成了窦建德。

而江淮那边,杜伏威是一直好好的,所以没有什么换人的事情。

只有瓦岗寨,谁能想到,这么一个起义军,或者说反贼之中,竟然还能爆发出这么一场夺权的动乱……

其实朱高炽对于有一件事还是颇感遗憾的,那就是史书记载不够全面。

这些个起兵之人,如翟让、李密、单雄信、徐世绩,窦建德、王世充,杜伏威、辅公拓,他们的前情或许没有如何讲述,但是他们的大致发展和结局却到底记录在案;可是其他的一些起兵之人,比如孟让,孙宣雅,郝孝德,这三人最终到底如何,史册上一无所知。

孟让还好,起码知道他先是投奔了瓦岗寨,其后瓦岗寨归唐,虽然其后孟让再无消息,但起码有了一个大概的发展;但是孙宣雅和郝孝德,这两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失去踪影。

当然,存在这种问题的不只是隋末的这些势力首领,还有其他时期的势力首领,就比如前面讲过的汉朝的王凤,这同样是个不知所踪的人物。

每每看到这样的“不知所踪”,朱高炽都有些抓心挠肺,非常想要知道后续到底如何。

这些人,是身死于乱军之中了,还是归隐于山林了,还是隐姓埋名成为了一个普通百姓或者富家翁了?

天底下那么多搞各种遗迹、金石、古文研究的读书人,怎么就没有人研究研究这些问题呢?

【而就在时局发展的过程中,隋朝又遭遇了一个重击。】

【这个重击,不是来自于各路起义军——大家还在努力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来自于朝廷和皇帝自身——这时候杨广还确实没有额外干什么事情,而是来自于完完全全的外部。】

刘邦登时坐直了身子,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突厥?”

这个如同匈奴一样的外族。

萧何也肯定了这个判断:“先前曾提到过,隋文帝杨坚被这突厥所认可,被称为‘圣人可汗’,想来隋朝的边境应当是大致平静了一段时间。只是如今时移世易,不可能一切还似往常一般。”

当年杨坚能够得到突厥的臣服——起码表面上的臣服,想必是因为隋朝的繁盛和强大,突厥因势因利,选择了表忠心,还给杨坚冠上了一个“圣人可汗”的称号;

但是杨广如今却不一样了。

其实本来,按照隋朝正常状态之下的国力,想来突厥也不敢如何作乱,最多是试探试探杨广这个新帝,看看他和杨坚有什么区别,能力如何,心性如何,对突厥的态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