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将领们面露苦涩。
谁都知道王莽这样的行为堪称难评,都知道王莽这样的行为对战局和将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们作为大宋的将领,在这方面还不如新朝时候的严尤和陈茂!
这岂非更大的笑话?
有无数的先例在前,甚至是大宋自己的例子,但是朝廷依旧如此,官家也依旧如此。
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分明是将在千里之外,一言一行皆谨遵君命。
他们不仅要受到军权的限制,不能随便行军和作战;甚至,在行军和作战的时候,还要听从依照朝中给出的阵图布阵作战!
朝中,给出的,阵图!
——若是前面数个王朝的名将们听到,恐怕都会愕然不已,难以置信吧。
是啊,谁能相信,朝廷远在千里之外,根本不在前线也不能实时了解前线的各种变动,可是他们却要对前线将领进行指挥,布置阵图,要求如何作战。
并非朝中不能给以前线军队指挥,但是这种指挥通常都是一种战略上的、大方向上的指挥,譬如要求要攻下某些地方,或者要求俘获某些人等等。
谁能像是如今的朝廷一样,将作战细节都要指挥了去?
若是当年卫霍二人受到这样的指挥,那他们最终能否成就伟业恐怕就难说了;若当年李靖等被朝廷如此严密地要求,他们又能否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
不少宋朝的将领总会这样想。
他们当然不是觉得自己能够比肩卫霍等名将,但是,对于朝廷这样严密的管控和指挥,却总是难以平复。
但他们也只能通过想象,来缓解自己的心绪了。
毕竟,武人地位无人不知,如何能够、如何敢于光明正大地说出来这些话呢?这些,与太祖太宗背道而驰的话?
【而王邑和王寻这一来,便打下了一场名垂千古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昆阳之战。】
【除了标志着王莽的进一步败亡之外,昆阳之战还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刘秀的崛起,二是“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强”,并最终因此获胜的着名案例。】
韩信了然地点头。
从前面王莽派出的大军的基本情况,绿林军和舂陵兵大体的分布情况,再加上“昆阳”这个地点,以及对于此次战役的总体评价“以弱胜强”“后发制强”,他的心中对于具体的战争经过便有了个大概。
昆阳,这个地点多半不是起义军主动选择,而是王邑和王寻两人的决定;
而以少胜多更不必说,王寻和王邑再如何也是带了四十余万人,而起义军假使有十余万人,其主力也在宛城,剩余的兵力还要分散在各个攻克的城池之中。
以他的判断,昆阳城内的起义军大约不过一万人。
这一战并不容易,但是也不是特别困难。
【我们首先来总结一下双方的情况。】
【王莽一方,虽然难以证明全部都是精兵,但是人数确实是达到了四十万;统兵将领则为王寻和王邑,以及后来会合的、低一级的严尤和陈望等人。他们携带粮草,其后还有辎重在不断运输中。】
【起义军一方,刘演正带着主力包围宛城,进入了最后阶段,但也因此宛城的主力不可能随意调动;王凤、王常、刘秀等人带着剩余的兵力攻下了周边的城池,并分散驻守。】
【此时,占据主动权的一方是王寻和王邑。】
【他们带着号称百万的四十余万大军来势汹汹,打算迅速剿灭起义军,而王邑则把第一个作战目标放在了昆阳这座城池。】
【事实上,王莽军内部对此并不是全然赞同的——作为有过不少作战经验的严尤就表示了反对,他认为昆阳并不应该成为大军的第一个也是全力作战的目标,他们应当直扑宛城,击败那些包围宛城的起义军。】
【只要能够解宛城之围,击溃起义军的主力,那么昆阳乃至其他的城池的问题,都将自动解决,完全可以做到不攻自破。】
【毕竟昆阳只是一座小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战略地位,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地理位置,其中的起义军也不是什么核心队伍,况且这座城池本身还比较坚固。】
【但是王邑对此不以为然,他坚持要以昆阳为目标,声称要以攻破昆阳来作为威慑,显示一下大军的力量,鼓舞一下军心——否则,简直是自己灭自己的威风。】
【因此,王邑派遣军队向昆阳集结。】
李世民摇头。
王莽最终败的那么快,除了他确实不得人心不招天下待见之外,他的一系列选人用人眼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看看他这次选出来的大军统帅吧!
首先是作为大司空的王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他在军事上的无知和傲慢——明明可以直接进攻真正的重镇、被包围的宛城,也是此次出征的核心目标,却偏偏要先去进攻昆阳,理由还是要展现力量,抖抖威风……
这是什么作战理念?哪个将领统帅在选定作战目标的时候,会以这些为依据?
在征战之中,不是没有需要展现自身武力、用战果来威慑他人的时候,但是那也绝不是因为主帅觉得需要展露力量、不能“灭自己威风”,而是真的可以通过展示来获得其他好处的——比如让敌人主动后退撤离城池,比如让他们不敢再轻易犯边等等。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客观情况,将领在选定一个用以威慑的目标时,也不会选择一个普通的小城,选择一个并非关键战略地位的城池。
只要有脑子的将领,就一定会选择一个重要的、对敌军有着关键意义的城池!
像是昆阳这样,即使获胜了,又能有多少威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