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山陵崩(1 / 2)

对于嬴政和秦朝公卿们而言,这一段段内容,包含的信息量着实很多。

首先,这个妖书一遍又一遍地提到黔首的反抗,确实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种子,不论他们承认与否,现在的他们对于黔首的重视程度已经又提高了许多层。

其次,有关于征发徭役大兴土木的警告被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再如何不在意,在这样多次的重复下,也还是进入了他们的耳中,停留在了他们的心中——

六国贵族是大问题,但是原来征发徭役都有这么大的隐患吗?

说实话,这样的理论,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长辈的言传身教、周围的环境以及同圈层的人的做法,都是完全相悖的。

大秦也好,周边的六国也罢,大家对于黔首的重视都是基于黔首的价值,不论是他们能够劳作建造工程,还是他们是军队的主要构成,亦或者是耕作繁衍……因而,大秦减少了死刑和影响劳作的肉刑,代之以徒刑,并且鼓励生育。

但是,不论是哪国的贵族和国君,都不觉得这些低微如尘土的黔首,能够影响到国家基业。

或者说,他们过往,一向是以惩处为主,辅以“军功爵制”这种能够调动积极性的奖赏诱惑,而从没有真正在乎过黔首到底想要什么。

当然,实际上他们也并不如何在意——不能说毫不在意,但是这种在意也不过是流于表面罢了。

一旦黔首可能的心愿与朝廷的大计不一致,那所有人都会理所当然地选择朝廷的大计。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难道这样的做法还有错?

有错也就算了,这种问题最终还能酿成大祸?

嬴政微微闭目,关于黔首以及大秦的计划,是重要问题,并非他一时半刻就能做出决断的,也并非只依靠这不知何物的东西的言语就能进行判断。

他需要更多的充足的信息,从大秦实际获取的信息;也需要一段时间来与三公九卿商讨。

毕竟,这件事情几乎能够牵扯到的大秦的方方面面,涉及整体的施政方向,涉及对于大秦的日后规划,也涉及所有人的利益得失。

不过,另一件事就比较明确了——六国贵族。

朕下令强制迁徙六国贵族,居然还有那么多漏网之鱼?!

“传令下去,加强对六国贵族的迁徙力度,对当地官员的审查也不能松懈。”六国贵族能出现那么多的漏网之鱼,并且还生活的如鱼得水,必然少不了当地大秦官员的配合。

这简直是四面透风。

嬴政不免又想到了自己的巡游计划。

根据天上的那个存在所言,六国贵族们遗留在各地就不说了,那些逃徭役赋税的黔首、以及流窜的刑徒们,都在各个山川湖海里扎根躲藏……

按照自己目前大致计划的巡游路线,岂不是一路上不知道什么地方就会有那么一群躲躲藏藏的可能的亡命之徒?!

以及,如果城内外的环境变成这样,那大秦的国祚岂能安稳?!

嬴政还好,其他思及此处的公卿们额头上简直要冷汗涔涔。

如果情况真的如这不知什么东西所言的那样,皇帝的安危如何保证?一旦皇帝出现任何意外,大秦将会迎来怎样的混乱,他们能够应对好吗?

-

就在大秦上层展开头脑风暴,准备迅速调查情况,制定相关措施的时候,聪明一点的六国贵族,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后路了。

譬如张良,不过他本身就属于四处流窜的无固定据点的人员,且孤身一人无需顾虑太多;

再譬如项梁,但是他需要考量的东西就比较多了,不论是项氏一家子人的安危和后路,还有和项氏有牵连的各种人员。

灭秦复楚的理想他不可能放弃,也因此,麻烦和困难只会更多。

不过,他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危险,也有机遇——那个点燃一切的火星是什么?

-

而除了这些相关人士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朝代的观众,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

“火星?大火?”这两者在语境中显然是指起到了同样的作用,都是点燃;而那个“易爆气体,易燃固体和液体”,则是被点燃的对象。

火能点燃东西,这个大家都明白。

那么,引爆又是什么?

有人琢磨半天,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也想起来几个好像能够套的进去的事件,此时正跃跃欲试想要看看能否重现。

【始皇帝三十年,嬴政驾崩。】

【因为他是突然死亡,又恰好巡行在外,因而众人对于他的死因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他是暴病而亡,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多年服食丹药所致,还有人认为这就是嬴政一家子的常规寿命。】

【不论如何,嬴政死了,他的死,必然会导致秦朝最高权力核心的空缺。而且,鉴于他是在外身死而非咸阳,这样的死亡地点也必然会引发一系列混乱——倘若后续处理不当的话。】

【了解一点历史和皇位继承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个皇帝如果身死在外而非皇宫之中的话,能够造成的震荡究竟有多大。】

【特别是,此时还是秦朝,一个第一个一统王朝,毫无皇位继承的先例可以参考。】

【但不管怎么样,权力的真空总会有人来填补,那么,是谁来填补的呢?是胡亥,嬴政第十八子。】

【胡亥并非嬴政长子,嬴政的长子名为扶苏;也并非史册明确记载的嫡出皇子,因此,胡亥的上位同样充满了神秘色彩。】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在驾崩之前,嬴政并没有明确——这里指的是下达确切的旨意——确立自己的继承人,虽然通常认为他更看重长子扶苏,也更倾向于将扶苏视作是自己的继承人,但确实没有明旨。】

【这就会在“皇帝身死在外”这一点引发的震荡上再添一层震荡。】

【而嬴政身死在外,此时最有力量且时间最充足的,就是随行在侧的人。其中有两个人,直接决定了秦朝后续的走向。】

【这两个人,一个是秦朝的左丞相李斯,一个是中车府令赵高。】

【而作为始皇帝长子的扶苏,在此次出巡中并未跟随在侧,在队伍中是皇十八子胡亥。】

皇帝驾崩了!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在这样的消息面前,秦朝的公卿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把所有的注意力倾注其上,连前面讲到的黔首的反抗可能给大秦带来的巨大问题、朝廷对于未来的规划都彻底的抛之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