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送上一份贺礼(5k)(1 / 2)

次日,清晨。

赵都安起床洗漱,在与一众随从简单吃过早饭后,便勒令备车,准备亲自前往沈家吊唁。

对于这个命令,海公公等人没有任何意外,对“赵阎王”的作风了解无比的他们知道,昨夜沈家放弃了登门求和这个选项后,留给他们的只剩一条路。

马车一路出了客栈,途中赵都安在街上随手买了个花篮,笑道

“去吊唁总不能空着手。”

非要与他乘同一车厢的般若菩萨嫣然一笑

“贫僧可为那沈家二公子超度。”

你还挺上进……赵都安扬起眉毛,心说女人主动起来,真的没那么难追……慢热不存在的。

没搭理直勾勾盯着他的女菩萨,赵都安闭上眼睛,回想昨夜看过的沈家资料。

沈家真正的主事人,那名老太君,说来也是个传奇女人,有点类似于青州的萧夫人,但权力过渡更为平稳,且足够命长。

若将沈家比喻为地方的土皇帝,那老太君就是暮年慈禧一般的太后。

只是常年隐藏在深宅大院中,暗中操控偌大豪族,不知性格如何。

“昨晚给了他们机会,却无人上门,这是摆明了不给我这个京官面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强硬态度?”

“可惜,你们大概以为,我是如宁总督一般的性格,恭喜你们,猜错了。”

……

沈家主宅不在拥堵杂乱的府城区,路程一个多时辰。

赵都安抵达时,太阳已悬的老高,沈家主宅赫然是一大片南方园林,占地颇广。

远远望去,屋脊交错,楼宇和平宅错落有致。

大门挂着白灯笼,地上洒着纸钱,挂着白绫,外头有不少车马,似都是来吊唁的。

以沈家数百年底蕴,如此大操大办,各地有头有脸的人,但凡能来的,都要来吊唁一番。

如此,也是为何非要将丧礼拉长这么久的原因。

赵都安这前呼后拥的队伍抵达,立即引起了守门的家丁的注意

“来者何人?”

赵都安慵懒靠在车厢内,懒得出去,朝车窗外的沈倦道

“你去说吧,说来这还是你本家。”

梨花堂“四朵梨花”之一的沈倦嘿了声,嘀咕道

“我家和他们可没关系。”

人已走上前,对家丁说明来意京城赵使君闻听沈二爷死讯,特来吊唁。

家丁不敢怠慢,立即跑进去一人通报,片刻后,沈府大管家走了出来。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大管家执掌沈家主脉府内一应事务,在建成道,权力何止七品?县令见到也要低头。

更因这层“大管家”的身份,在门内,是一介家奴总管,出了这道门,便是横行建宁府,无人敢小觑的座上宾,其权势地位,比沈家许多子弟都大出许多。

常年与江南文人交往,附庸风雅,唇角两撇胡须精致的几乎如同毛笔画上去的。

“来者是京城白马监,赵使君?”

大总管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俯瞰沈倦,得到肯定答案后,他负手淡淡道

“前来吊唁,须提前至少三日递上名刺拜帖,方可入内。既是京官,大可宽限至一日,递上名刺给我,明日再来吧。”

话音落下,不只以沈倦为首的梨花堂校尉。

便是唐进忠等武功殿供奉,也都面色齐齐一沉!

好大的威风!

赵大人进皇宫,都无人敢阻拦,这沈家大宅,规矩倒比皇宫还多。

大总管见状,却是嘴角泛起冷笑,他早得到主家吩咐,不必给这什么赵使君好脸色。

这里可是建宁府,天高皇帝远,哪怕是相国李彦辅,回到南方来,也对自家老太君客气有加,何况一个得宠的面首?

过江龙?又如何?

沈倦深吸口气,压抑怒火,走回马车旁“大人,怎么办?”

车厢内。

赵都安笑了笑,忽然看向车内盘膝端坐的女菩萨“依菩萨之见,本官该如何?”

般若菩萨一双“慧眼”静静审视他,半透明的妖异眸子掠过一缕亮光,笑道

“你的心告诉我,你想杀人了。”

“菩萨不愧是一双佛门慧眼,当真能洞察人心。”赵都安哈哈一笑,面色讥讽,朝车窗外吩咐

“没听见吗,神龙寺的菩萨说了,杀人。”

沈倦精神一振,咧嘴一笑,手按刀柄便折身朝大门冲去,几步迈上台阶,长刀“锵”的一声出鞘!

沉声道“什么东西,也敢挡道!”

大总管看到对方拔刀上台阶时,就已意识到不妙,却还强撑着,猜测是吓唬人,不敢真动刀。

直到看到沈倦眼神中的杀意,登时肝胆巨震,扭头就要跑,可双腿却如同灌了铅般,无法动弹!

“噗!”

沈倦一刀将这位不逊色于六品官的大总管捅了个透心凉,抬脚将尸体朝前一踹,道

“还等什么?还不给大人破门?!”

一声令下,一众梨花堂锦衣率先反应过来,齐刷刷抽刀,两名守门家丁吓得扭头就跑,大声喊人。

侯人猛啐了一口吐沫在手上,刀气如匹炼砸出,“轰”的一声,将厚重的门扇砍的稀巴烂。

其余锦衣不甘示弱,纷纷抽刀朝沈家的中门一阵乱砍,眨眼功夫,几乎将整座大门拆了下来。

看的一众大内供奉啧啧称奇,心说还是你们在外头当差的爽啊。

“菩萨,随我下车可好?”赵都安笑着邀请。

般若菩萨认真道“我佛慈悲,赵大人枉造杀孽,只怕……”

赵都安撇撇嘴,先一步下了车

“当我没查过资料?这个大总管手底下无辜的人命比本官都多,这叫为民除害,胜造七级浮屠。”

那叫“救人一命,胜造……”

般若菩萨想纠正,又想到赵都安辩经力压东西佛门,一阵无力。

……

……

将时间线向前拉。

早些时候,漕运衙门。

宁总督在与妻子彻夜温存后,起的晚了一些。

他穿着一身常服,走入衙门内的书房,一边吃着伙房送来的,已经有点凉了的早饭,一边等待温师爷进来。

“总督,您找我。”谋士幕僚打扮的温良走进门,拱手问道。

宁则臣心情不错,满面红光,一边吃着肉包子,一边笑道

“昨晚回来匆忙,未来得及与你细说,教你准备的那些,给赵使君过目的案牍准备好没有?”

温师爷点头道“早已备好。”

宁则臣满意点头,这位跟了他十年的师爷兼友人办事从来滴水不漏,凡是交待的,鲜少错漏。

“很好,辛苦你再去一趟赵大人下榻的客栈,请他过来。衙门内的机密案牍,实在不方便送过去给他看……”

口中说着,宁总督顿了顿,改口道

“这样,等下还是我亲自过去一趟吧。”

若论官衔,他这个二品大员,是比赵少保的“正三品”高的。

何况,他还是实权官员,而非少保这等荣誉性质的官衔。

但一来赵都安救了他妻女,二来人家终归是替陛下办事的使者,宁总督觉得自己得客气点。

温师爷却摇头道

“不必了,我已经去请过了。赵使君不在,说是出城去了。”

“出城?”宁总督一愣,心头生出不妙预感“他去哪里了?”

“说是去沈家,吊唁沈二爷。”温良语气特别温良地回答。

!!!

宁总督突然想起来什么,有些颤声地问“对了,昨夜沈家人是否……”

“沈家人不曾去见赵使君。”

“糟了!”宁总督手里的肉包子都掉了,他脸色狂变,立即换衣服

“备马!”

理智虽然告诉他,赵都安不会做出过激的事。

但不知为啥,他突然有点慌。

……

……

赵都安与菩萨下车,带上海公公、浪十八、霁月等护卫朝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