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你的压力会更大。”沈舒楠有些担忧地说道,“你现在已经在工厂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中拼尽全力,再开一所学校,时间上恐怕有些吃力。”
埃德加笑了笑:“我不是一个人。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源和团队,这个时代需要我们站出来,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沈舒楠听后,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她知道埃德加从不轻言放弃,而每次他做出的决定,几乎都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成果。这种坚定和果断让她越来越依赖埃德加,也深感幸运能有这样的伴侣。
“那你计划怎么做?”沈舒楠问道。
埃德加思索了一下,说道:“首先,我要先了解一下目前教育领域的需求,尤其是在大萧条期间,很多家庭没有能力让孩子继续上学,我们可以提供一个低成本甚至免费的教育机会。同时,课程设置必须与传统学校不同,更多地强调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
“听起来很有前景。”沈舒楠点头,“不过,办学的资金和场地问题需要仔细考虑。”
“资金不成问题,我们目前的工厂效益非常好,完全可以支撑开办学校的费用。至于场地,我想利用我们工厂附近的一片空地,那里交通便利,而且可以随时扩展。”埃德加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早餐后,埃德加立刻着手准备建立学校的相关事宜。他首先召集了一批教育专家和顾问,详细讨论了未来学校的定位、课程设计以及办学理念。在他们的建议下,埃德加决定将学校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课程。这种设置不仅能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在未来有足够的技能应对就业市场的需求。
与此同时,埃德加加快了与政府的联系。他知道,要在大萧条期间创办一所具有公益性质的学校,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在他看来,政府同样希望通过教育来稳定社会,减少失业问题,而他的学校正好符合这一需求。
几天后,埃德加正式向政府提交了学校的申请计划书,详细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社会价值。他的计划书不仅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评价,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纷纷表示,如果这所学校能够顺利成立,将成为大萧条期间少有的亮点之一。
然而,埃德加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创办学校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它真正运作起来,并且长久地造福于社会。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充满不确定性的任务。
但埃德加毫不畏惧。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工厂外的那片空地,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未来学校的模样。他坚信,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够改变托马斯的未来,还能为更多的孩子们带来希望。
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教育无疑是社会复苏的关键。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这场变革,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找到新的出路。
就在埃德加为学校计划全力以赴时,资本家们的威胁再次浮现。他们意识到埃德加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崛起,如今他开始涉足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更大的威胁。他们准备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对埃德加展开反击。
一场关于资本与社会的更大对抗,正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