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爬行大别山下(2 / 2)

鳄龟爬行到一片较为宽阔的崖洞里,它感知到,在这片崖洞上方10公里的大别山上,是一大片堰塞湖。这片水域是3万年前的一次大地震形成的。

鳄龟的这种判断,是基于对崖洞土壤变化的深入探究。

鳄龟脚下和周围的土地,是由暗褐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构成的,这两种色彩的土壤一直延伸到崖洞深处。

以鳄龟估计,这个崖洞长达800多公里,直达河南省信阳和驻马店一带。

在如此深长的崖洞里,暗褐色和黄色土地各占一半,并且发育的非常成熟。

这种地下地形构造,预示着大别山这一线山脉和土地,是由两大板块陆地漂移碰撞到一起形成的。

按照地球板块学说,5亿年前,一大块暗褐色陆地和另一大块黄色陆地,在海洋里缓慢漂移,最后在中原和淮北一带相遇,这两大块陆地经过碰撞挤压,展开造山运动,形成了大别山麓。

鳄龟现在行走的这个崖洞,正是这两大板块陆地凹进去的地方,碰撞对接在一起形成的。由于两大板块陆地在这一面凹进去的部分,幅度大小不一,使得这个崖洞各处的开阔程度不同,但这两大板块陆地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个对半碰撞拼接在一起的崖洞,就一路呈现暗褐色和黄色两种色彩。

这个绵延800多公里的崖洞上下,其实是两大陆地板块的断层。在3万年前,由于这两大板块陆地对接不太紧密,发生过一次8·2级地震,将崖洞上方10公里处的两座山震塌,从两座山上坍塌下来的大量土石方,填埋了两座山中间的一条河流,堵截住流水,形成一大片堰塞湖。

3万年以来,这片堰塞湖方圆衍生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种群十分丰富。

通过这次大地震后,暗褐色陆地板块和黄色陆地板块紧密结合在一起,发育趋于成熟,形成完整的陆地。

尽管这样,这个断层仍然存在,这里的地壳活动依然活跃,中小地震频繁。

这种两大陆地板块结合的土地,无论地上地下,都会使古老的野生动物灭绝,也易衍生新的野生动物。

精通古今的鳄龟,行走在这样的崖洞里,分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