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元月十六号,星期六放学,明天学生开始放寒假。
曹东方明天上午坐火车去广府‘探亲’,票前几天就买好了。
曹东方昨天和今天都在家中留下些食材。
比如大包子,瘦肉,鸡蛋和几大盘做好的菜,在地窖中放着,至少一个星期不会坏。
地窖中的食物都冻上了,天然冰箱。
在家中吃了晚饭,和何雨水说了声出门,春节前回来,煤也买好了。
平时让何雨水在家里,火不要灭,帮曹母看一下曹嘉嘉,等等。
何雨水很痛快的答应了,她的小屋冷,何雨水烧煤节约,又让曹东方路上注意安全。
\"哥哥,你去哪里,带我一起去好不好。\"曹嘉嘉一听出门玩,她又有精神了。
\"不好,你太小了,长大点带你去,火车人多,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曹东方说道。
虽然本人买的是卧铺车,可你曹嘉嘉不知道,好骗啊。
国内火车很早就有卧铺,在民国就有,一辆火车分卧铺车厢,头等车厢,二等车厢和三等车厢从上到下,分别是头等车、二等车、三等车车厢
三等车厢的票价最便宜,但只有座位,而且环境也很差,车座是硬木板座。
二等车相比之下就好很多了,每个车厢都有冷暖气,座椅为垫椅,座位也较为宽敞,陈设比较讲究,某些超长运输的铁路线上还设有侍者和卧铺。
而卧铺是四人一间,舒适度一般,相当于现在硬卧水平。当然,二等车的价格肯定要比三等车贵多了,通常是三等车票的两倍。
头等车厢的车票最贵,但也最舒服。车里除了有冷暖气外,地上还铺有地毯,每个车厢都有化妆室和卫生间等设施。
而且最关键的是,头等车厢的卧铺很舒服,舒适度比二等要好,相当于现在软卧水平。
关于这三种车厢的舒适度差异,张恨水先生在他的小说《平沪通车》中有直观的描写。
深夜的火车里,旅客都被摇晃着进入了梦乡,但是这梦的甜苦也分三等。头等卧车里有的单人睡着,有的成双睡着,热气管温度升到三十八九度,高过了人的体温。睡榻上的弹簧软绵绵的,人躺在上面像驾着云一样。二等卧车里温度和头等卧车一样,只是睡铺窄小,弹簧也不大软,人只是睡觉,不像驾云。而况屋子里有四个人,多半是彼此不相识的。至于三等车里根本无所谓卧室,白天是坐在那椅子上,到晚上依然是坐在那椅子上。
现在只是不分车厢等级了,但卧铺车厢的车票好贵,一间卧铺下座(卧铺分上下,一间卧铺只有四个卧铺)。
从四九城到广府,下铺票价149元(50年代卧铺价作没找到。60年代硬座是59.2元)。
从四九城到广府用时42小时。(正规时间不知,但85年是35个小时,作者按此计算的,不妥之处海涵。
.......
第二天下午一点,曹东方背上大书包坐上火车直奔广府。
介绍信是系统开的,是朝阳的,只有名字,年龄没有照片好糊弄过去,54年查得也不紧。
列车员在火车开动时查了次票和介绍信,再也没查过,从火车离开四九城,曹东方顺着车窗一直在看外面。
\"小兄弟,去广府探亲,我们是一路,我去广府工作。\"对面一位有40岁,穿着比较好些的圆脸男子问道。
\"去探亲,不知道人还在不在,我妈的亲人,我先去看看。\"曹东方微笑道。
\"看你年龄不大,出远方家里也不担心。\"中年男子说道。
\"没事,我都16了,我小时候加入过儿童团,从6岁到11岁一直跟我爸打仗,出门是小事。\"曹东方微笑道。
\"6岁小兄弟就打过仗,厉害,新国家成立了,治安好了不少,现在出门是安全了。\"中年男人说道。
\"小兄弟6岁就跟着部队打仗,是牛,我没加入部队,好羡慕当兵的人。\"上铺一名好像账房先生的人说道。
\"不算打仗,那时小,只是站岗放哨,传递些消息。\"曹东方微笑道。
\"那也可以,小小年纪就做这些也是个人物。″中年男人说道。
\"您捧了。\"
......
曹东方和卧铺中另外三人也慢慢熟悉了,白天不睡觉时,也是有说有笑,并不觉得坐火车很无聊。
尤其是第二个开口说话的吴姓账房先生,吴掌柜有50岁了(四十岁中年男子姓周,还有一个三十多岁女人姓王)走南闯北的真去过不少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