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县令拜访(2 / 2)

包拯自然知道,长久以来各县的难处,再加上北方各族虎视眈眈,整个朝廷国库也是捉襟见肘。

他心下缓和了许多,语气也和善了,宽慰道:“我只是知道你的难处,如有可能,我当然会向朝廷陈情。”

于县令一听这话,露出放松的表情,“多谢包丞相了!下官今日前来,还有另一件事要向您禀报!眼下,本县秀才颜查散杀人这一案件,表面上看来是一起因色起意害死人命的案件;实际上颜查散在本县中了秀才之后,就不事生产,不尊上官,一心想要攀龙附凤。我猜,他倒也未必是贪恋他表妹的美色,更有可能是为了害死那女子性命再攀高枝!”

包拯听了这话,觉得有些意思,问道:“你可是知道些什么?”

于县令告诉他:“苦主柳金蝉与凶犯颜查散年幼定下婚约。女方家境也算殷实,这些年颜查散的束脩都是由女方家里来供给。说到底,那女子毕竟是平头百姓,颜查散才名在外,大有中举的希望。您想,他怎能不想攀龙附凤,得到贵人赏识,成为乘龙快婿?”

包拯听了半天,还是没听出头绪,开诚布公地问道:“你所说的这话,可有真凭实据?”

于县令打了个结巴,“哦……现在还没有。可是,看他平时表现就可知一二!所以,包丞相,下官斗胆奉劝您一句,切莫浪费时间在这小子身上!

“我听说,您昨晚夜审此人。想来,他读过几年书,巧言令色、能言善辩,定是要迷惑大人的!丞相万万不可信啊!”

包拯总算是听明白了于县令的意思,他把目光转到桌子上的礼物。

于县令误会了包拯的意图,赶忙将礼物向前推了推,“包丞相,这是下官为您准备的一些薄礼,望您笑纳。都说穷家富路,在路上说备一些钱财也是方便!”

公孙策与包拯相识多年。当年他虽然已经中举,但是却因父亲亡故,回家丁忧,而误了任命的时间,所以便给包拯做了师爷。好在他家底丰厚,这么多年也没有因此落魄,脾气自然也不是柔顺的!

听到于县令这话,他冷笑一声,“我们还没说走呢!于县令就忙着下逐客令!”

于县令自然也是知道包拯身边的这位公孙策,更知道他为人耿直,言语犀利,不比包拯的性格更随和。他尴尬地擦了擦头上的汗,“公孙先生说笑了!下官断没有这样意思,只是想略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