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惠琳在农家乐住了三天。三天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无所牵挂的生活。清晨,她跟着游客一起去赶海,第一次从沙滩上挖出一只活蹦乱跳的螃蟹时,她笑得像个孩子。傍晚,她站在夕阳下的沙滩边,静静地看着海水一层层地拍打着岸边,仿佛那浪花也能冲走她心里的沉重。篝火晚会上,她第一次唱起了年少时学会却许久未开的歌声,尽管有些跑调,但她唱得格外投入,仿佛一时间找回了久违的青春。
离开的那天,许惠琳站在农家乐门口,神情复杂地看着周小晨,“小晨,这几天真谢谢你。回去以后,我会好好想想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周小晨拍了拍她肩膀,笑着说道:“大姐,以后你就是我们这儿的常客了。什么时候想来,随时欢迎。”
许惠琳点点头,提起简单的行李,转身离去。她的背影显得轻松了许多,仿佛心里的包袱卸下了一些。周小晨目送她离开,心中多了几分欣慰。他知道,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每一个小小的开始,都可能为未来打开新的可能。
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游客成群结队地涌入这个小镇,赶海、体验渔民生活、吃海鲜大餐,成了许多人假期的首选。周小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充满了干劲。他不仅管理着农家乐的日常运作,还亲自参与活动的安排,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一次,一个带着孩子的家庭从城市赶来。孩子大约六七岁,脸上写满了好奇。周小晨带着他们去了浅滩,教小男孩如何用锄头挖蛏子。小男孩一开始笨手笨脚,但很快掌握了技巧,兴奋地抓起一只大螃蟹朝父母炫耀。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父母脸上也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父亲忍不住对周小晨说道:“小伙子,这地方真不错。我之前带孩子去过几个景区,感觉都太商业化了,但你这里不一样,真是贴近自然啊。”
周小晨微微一笑,“我们这里确实没什么豪华设施,但大家来这里就是图个放松,体验点不一样的生活。”
母亲点点头,笑着说道:“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会带孩子再来。”
这让周小晨意识到,他的农家乐之所以受到欢迎,不仅是因为风景和活动,还因为这里能让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找到一份久违的宁静。这份宁静,正是现代人心中最需要的一块栖息地。
某天傍晚,一个穿着质朴却精神矍铄的老渔民走进农家乐。他提着一篮刚捕捞上来的海鲜,热情地跟周小晨打招呼,“小晨啊,这是今天早上刚打上来的货,卖相不错,给你拿些过来尝尝。”
周小晨连忙接过海鲜,笑着说道:“张叔,真是太感谢了!这下晚上的篝火大餐又能丰富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