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大家都没问题后,就出发前往今天最后一个目的地,广播电台。
媒体的重要性对一个经历过未来的人来说,其重视程度绝对不在话下。报纸这玩意儿早就有了,林文理要拼倒这些传统报社,岂不是太简单。
人才靠挖角的就有,经营理念任由苏家老爷决定,重要的是经营的’方法’。把后世狗仔队那一套拿出来,没有什么新闻是挖不出来的。这年头的新闻记者还太善良。
但是苏家老爷的产业扩张策略,就是不去碰别人已经做稳的领域,避免砸人饭碗,坏了人家的买卖。
可见苏涣很清楚,只要是林文理参与的事情,没多少人可以与之争锋。也就在种地上,苏家还能表现一些优越感。
……其实林文理不是不会,只是插手的时机还没到。而且苏家老爷找上自己,钢铁厂才是重点。其余制造工厂可说是看在就业人口的份上,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要是这时跑去搞他家的农业基本盘,就算没抓狂,恐怕也会落一个不务正业的名声。
总之有苏家老爷捏着最终决策大权,林文理还想掌握媒体渠道的话,只能选择报纸以外的载体。
然而广播电台可不是什么新兴事物。在很多地方,这已经可以算是民众生活娱乐与新闻传播的标配了。
只是在原本电力不足的汉津市,当然没人能做广播电台。而这玩意儿的覆盖范围有限,至少潭州市的电台,就算信号可以送到汉津市这边来,恐怕也是杂音居多。
而国人又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在没有稳定电力来源前,谁敢投资广播电台这玩意儿呀。
就是有办法让有限的电力确保电台运作,也要外界同样有电力使用收音机才行呀。这可真不是搞起一座电波发射塔能解决的事情。
除非有人可以确定发电厂的启用时程,才能够配合该时程,建立起必要设备,好在第一时间放送广播信号。
毫无疑问,林文理作为规划者与建造者,确认配合时程是很容易的。尽管建造电厂占用了大部分人力,但搞个广播电台又用不了多少人,很容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