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苏蔡两人同时感叹道。
钱刚说道:”恩师仙逝,黄师兄学问好,待人也好,本有望替代恩师的那个不肖子,成为同门师兄弟的领袖。可惜他私心太重,用人唯亲。行事难以公正,自然无法服众。”
他虽然远离大金,赴国外求学。但与同门师兄弟的联系可没断过,只是比较慢而已。所以对于大家的情形,多少都有些消息可以知道。今天才有这些话可说。
一脸惋惜的苏涣则是说道:”说黄师兄用人唯亲,不如说是他摆脱不掉家族的影响力。作为荆州黄氏的旁支子弟,他似乎只能在不忠或是不孝中选一条路走。”
苏家虽然同样传承已久,但与黄、蒯、蔡、庞四大荆州望族无法相提并论。
这也是为什么蔡镛敢甩脸走人的原因。不说有功名跟没功名的区别,就是比背后的家族,也没有谁比谁低一头的。所以没必要给对方留面子。
而同为望族子弟的蔡镛,当然是知道更多内情。反正钱苏两家同样是荆州人士,多少都有听闻,也就不怪他在这种时候说出来,成了配酒的谈资。
”黄氏作为有千年传承的世家大族,人才辈出是无庸置疑的。但还是那句话,树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痴。虽然族里出的人才多,扯后腿的也一样多。
”要是能把这些不肖子孙好好地关在族里,不放出来,倒也不至于败坏了荆州黄氏的名头。问题他们从不这么做。
”但凡有族中子弟稍微累积了一些资本,必然有其他人急不可耐地出面瓜分,或至少分润一点,就是不让人好过。美其名是同族同宗,哪有吃独食的道理。
”摊上这样的亲族,何其不幸呀。”蔡镛感叹着。幸好自家没有这么操蛋的做法,至少塞过来的人还能称作助力,而不是明显的阻力。
钱刚久居国外,对于家乡的消息不是那么敏锐。他好奇地问道:”假如黄氏是这么副德性,那他们又是怎么熬过那场大战的?人家不先收拾了他们。”
蔡镛不屑地说道:”世家大族的传统技艺咩,两边押宝。可能是故意,或者是放纵,总之不管是伪军、北朝或南朝中,都有黄氏子弟。
”黄师兄这个没被重点培养的旁支子弟,自己跑去投靠战时南方朝廷。就成了荆州黄氏如今台面上最大的官儿,一州巡抚。然后荆州就差点姓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