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印象中,昔日恩师曾经说过,这位之所以留洋,是因为觉得在大金壮志难伸,所以才干脆去国外潜心做研究。好歹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不用忍受一些糟心事。
而不是像大部分的留洋学子,觉得大金落后,与札鼠尾辫的人为伍十分难堪,所以才投入那些’先进’国家的怀抱。更是打着从此为异乡客的念头,说着吾心安处是故乡的话。
既然有这样的不同,或许从这方面着手有机会?苏涣如此心想着。
看着苏家老爷的沉默,林文理自然没去打扰。像这种时候,想要收服一个人才,当然是主公自己出面呀,叫一个打工人出面去招揽算什么?
除非对方是个不起眼的小瘪三,主公亲自出面太掉价。像诸葛亮那种人才,也不是徐庶一封信,就让卧龙屁颠屁颠的自荐入刘备阵营。人家可是刘皇叔亲自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
再说这个出面的人也不是把人请出来后,就没事了。不管最后主持材料实验室的人是谁,但凡这个人有丝毫抱怨,必然落在找他出来的人身上。
所以要是那些人发觉,本以为自己加入的是高精尖的实验室,结果却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拾人牙慧的。被气死了,想走,就得苏家老爷自己出面去处理或慰留,跟林文理没有关系。
自认为奸计得逞的林文理,心情好到都想要吹口哨了。只是在那些大人物面前,自己还是要装模作样一下,装作自己不骄不躁。却没注意到,后头有个小丫头正在磨牙。
一直没什么插嘴的蔡镛县长,这时开口问道:”文理,你说现在车间的弟兄们,他们在做什么东西的构件?”
跟高炉车间的情形一样,刚出炉的铁水,铣熔工班的就直接浇铸成一件件工具或零件。然后经过打磨,随即组装成某项设备或工具,送往需要的地方,成为弟兄们手里的工具或更新的设备。
至于生铁锭,除了当时高炉点火后,浇铸的第一批模具出了九块生铁锭外,其他的都直接浇铸成工具或设备零件。在经过打磨与组装后,便送到需要的弟兄手上。
虽然钢铁厂还没开始做生意,但一厂二矿的内部需求都还没满足,高炉出来的铁水,哪还有机会用作其他用途啊。
而那九块生铁锭是要作为厂史纪念品留存的。只不过被苏家老爷要走了一块,摆到自己书房的案头上当文镇;也被蔡县长要走了一块,同样放在县长办公室的显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