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炼钢转炉(2 / 2)

过程中,可以加入各种精炼剂,将铁水中其他微量元素变成易于清理的炉渣,并将其排除。更可以将吹入的空气换成纯氧,减少钢中氮含量,提高钢的品质。

不需要其他燃料,就可以令一炉的铁水变成钢水。然后将炉子转动,倾倒而出,这便是转炉法的命名由来。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三十分钟,以效率来说是相当快。

对这个时代来说,平炉炼钢法还是那些先进钢铁厂的主流。尽管耗时较长,一炉钢水需要转炉法四倍以上的时间,但是产出量更大;品质也较现有的转炉法更好。

不过对握有升级技术的林文理来说,转炉可以直接升级,平炉却必须要淘汰。他当然会选择前者,而不是选后者过渡。

从另一方面来说,转炉法虽较平炉法的产量较少,但设备体积与需求也同样较小。设备小,就代表在制作上也就容易许多。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牵引转炉转动的齿轮组,在可靠性上得额外下一些功夫。要不然在转动炼钢炉的时候出了差错,导致钢水泼溅而出,那可是会死人的重大过失啊。

尽管林文理不断跟弟兄们强调没有关系,要有信心。假如构件不合格的话,他会打回票的。

但实际上被退货的东西,大多是像爆膜、气孔之类的明显废品。其他构件是否合格,老实说,弟兄们都有些忐忑。

等到转炉车间搭建起来的日子,自然要挑个黄道吉日开炉炼钢呀。

转炉可不像高炉点火那样,要是弄个不好,光是点火一个步骤,可能就要耗上十几二十天。转炉的步骤也就是倒铁水、灌空气,就可以出钢水了。没有什么困难的准备工作。

这一回一样,苏厂长一家子跟蔡镛县长也都来了。

搞出生铁,毫无疑问是一道里程碑,出钢水则是第二道了。当一座钢铁厂能出产生铁锭与钢锭,基本上这座钢铁厂就算是圆满了。

剩下的,都是在材料科学上的斤斤计较。

至于打螺丝、造机器什么的,严格来说,这是属于钢铁产业下游的制造厂责任,不属于钢铁厂的。

在战争期间,大金好歹有山城钢铁厂撑一下面子。但产出的钢和铁,毫无疑问都是以满足军需为优先,民用品的制造厂几乎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