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铁矿进展(2 / 2)

再加上矿车系统的布建可是新的课题。虽说下发了操作规范,但没有来看一看,光是用电话联系,林文理还是有些担心的。

第一要点就是如何合理分配轨道,其铺设位置与矿车使用范围的关系。虽然尽可能在操作规范的文件上载明了,但从铁矿矿区的电话回传,矿区的弟兄还是有不少疑问。

所以林文理这回过去,除了现场亲自讲解外,还需要调整那些已经布下,但位置不合适的轨道。

因为人在挖矿时的习惯,除了跟着矿脉跑以外,还会无意识地以轨道、矿车这种人造物为主轴来发展。只要轨道铺到的地方,自然而然成为了’主’矿道。

也就是说假如轨道铺设在不适合的地方,很有可能成为误导的线索。虽然不至于挖掘者会丢失矿脉这最主要的追踪点,但还是有可能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力气,从而影响矿石产量。

其次在不需要的地方铺设轨道,多少也有浪费材料的顾虑。尽管林文理大手大脚地让铁匠科的人不要怕做坏,但也不是说在其他地方就能纵容浪费。

第二要点就是每回来都会做的事情,就是看看弟兄们的工作进展,有没有哪里需要调整,可以加快一些开采效率的。

煤矿那边有当地的老师傅带着,不太需要林文理去关心。

再说供应煤矿的主力还是联合体内其他矿主的矿场,汉津钢铁厂在平乡煤矿插旗的主要作用就是宣示存在感的。只要不犯大错,损失人命,效率是不太在意的。

相较之下,大志铁矿这边可也跟钢铁厂一样,是从无到有开始建立的。

一堆没有经验,只有力气的矿工,林文理是恨不得亲自带着、盯着。但是钢铁厂那边的事情更重要,所以他只能拨空过来。

这点时间,他只有在一开始弟兄们连挖掘矿石的动作都还不熟的时候,才有拿起铁锹或十字镐,一同帮忙挖矿。

到后来在矿区内的主要工作,就是各种帮忙收拾善后。包括但不限于指正一些挖掘时的坏习惯,在稳固矿道的工程上拾缺补遗,还有救援上的演练。

尤其是最后一项,更是包括工具摆放、矿道设计与轮值班表等一系列的学问。要如何做才能在发生紧急危难事件的时候,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展开有效救援。

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在外面的人可以掌握坑道内弟兄的位置。那么在有必要施救的时候,才不会往没人的地方浪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