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英雄亦适时(2 / 2)

阳神朋克 生煎包子 840 字 1个月前

而湖面水位的抬升,终于高过山谷北方的古道。这里还有一座水坝,控制着水流经古道北上,最后流入到大戎关冲府的淮水之中。

淮水正是发源于擎岭。时至深秋,岭南的汉冲依然郁郁葱葱,北面的关冲已是草木枯黄。

乔银顺着淮水一路往东,便看见两岸正在丰收的田野。

中原一直流传着一句打油诗:“我住淮江南,君住淮江北;淮南稻花香,淮北流口水。”

淮水流量并不大,却将月牙海北岸四省一分为八,淮水以南是北方种植水稻的区域。这也是中原粮食产量不如南方的原因。

单以产量来说,水稻比小麦高出一倍都不止。

如今歌头水库竣工,将白浪江上游大半水源都注入淮水,让北方得到了极大补充。今年淮北的四个“半省”也都试种了水稻,而且收成不错。

乔银看在眼中,也是颇为满意。毕竟都是中原百姓,能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和大肃比起来,大戎的城乡多少显得贫穷滞后了许多。看惯了高楼广厦和整齐街市的乔银,似乎又看到了李恩曾经眼中的世界。

“如若大肃继续发展下去,和平一统将不再是奢望!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发动战争,不然受苦的永远是底层百姓。”

和李恩不同的是,现在的乔银是真正从民间长大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多了一层考虑。哪怕他重新身居高位,思考问题的立场也会尽可能的跳出宏大叙事。

如此顺着淮水一路东行,直到看着它经过大戎辽东省奔流入海,乔银这才调头返回大肃。如此跨海穿过胶东,直隶,最后终于又看到了那繁华的银京城。

从宜亲王府出发,到现在依然只用了一个时辰。

当然在一个时辰之前,宜亲王就已经用电讯向皇帝奏请过,告诉他乔银要来。

嗖!……

在皇城的东城门角,蓝陀金棍悄然穿梭而落。这里现在没有任何人,乔银从一道清光中跨步走出,绕过墙角,便看见一位胖胖的老太监候在墙根下。

正是许德全。

“乔大人!”虽然乔银给人的感觉是从墙根后走出来的,不过依然吓了他一跳。

乔银也连忙拱手:“许公公!”

“哎呀,岂敢岂敢?”

许德全连忙扶了他一把,“皇上正在望海小筑,大人随奴才进宫吧!”

乔银也扶了扶许德全的胳膊:“不敢,有劳公公了!”

一路穿进宫门,乔银便从身边摸出一个小锦囊,递给许德全道:“公公,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您在宫中当差辛苦,抽空也要保养一下身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