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天尧忍不住问道:“敢问乔将军,如此寸功未立,这样打有何意义?”
乔银笑道:“大肃和安南,一个大而弱,一个小而强!以大欺小,自然能慢慢消耗,不得急切;以小博大,则应速胜,不能拖延。”
逍天尧不禁又问:“那敢问乔将军,我大肃和安南,谁大而弱,谁小而强?”
乔银说道:“表面上自然是大肃大,安南小。而实际上我大肃内耗数十年,如今仅一省数地有一战之力,胜在中原底蕴丰厚;反观安南,军舰多为定购,产业并不齐全,军备不如我洋务衙门。所以大而弱的是安南,小而强的是大肃,我们以小博大,必须速战速胜。”
“……”
对于这种言论,逍天尧自然不愿苛同。堂堂天朝上邦,凭什么在你的嘴里倒成小国了?
宁远却意外的支持乔银的话:“我觉得乔将军所言有理!安南也好,东瀛也罢,我们都是以一省敌一国,客观的认清形势,才是成败的关键。”
眼见逍天尧还要争辩,祁云伟微微抬手,挡住了大家:“小乔说得有一定道理,但其中却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如何让大将军王配合海军的战略?”
他这一说,倒把大家都问住了。
虽然朝庭现在重新整改了兵部,祁云伟是海军部尚书,但实际上的海军主力依然只有洋务衙门。现在最大的成果,就是有了军事自主权。
至于大将军王,祁云伟是万万不敢节制的。
人家可是皇上的胞弟,大肃顶天的柱石,怎么可能凭洋务衙门一句话,就指挥他打进安南,还要听从海军的战略部署当前战先锋?
于是祁云伟说道:“或者,可以请大将军王负责镇守廉州府,让郑元通带兵南下!郑将军的本事不在我之下,只要他愿意配合,还是可以达成的。”
乔银想了想,说道:“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以小搏大如何还能留一手?既然如此,不如我给皇上发一条电折,只要皇上亲自下旨,大将军王应该会通融的。”
“这……”
祁云伟他们对望了一眼,似乎有些为难。
逍天尧再次说道:“乔将军,我们知道皇上很宠信你,但你拿皇上压服大将军王,此事还是三思而行!大将军王可是一直咱支持洋务衙门的。”
乔银笑了笑:“多谢逍将军,我自有分寸!反正我现在不守礼仪,迟早要被参倒,不如再得罪一下大将军王,以后有什么事都往我身上推就是了。”
逍天尧喉结动了动,却没再说话。
洋务衙门的人倒是上下一心,就算意见上有分歧,也不是因为私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