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银和丘小珍也被逗得大笑起来。
原本还显得拘束的孙长老,如今也逐渐能放开了。而且今后就算再对乔银称晚辈,似乎也只当一种玩笑,不会再像从前那么生分。
看着乔银和幕僚们聊得火热,郎先生一时也无比感慨。
近几个月,随着丘小珍,孙长老这样突破修为的幕僚出现,洋务衙门的中坚力量正逐渐增强。
洋务衙门打破了门派之间的隔阂。如今为了航海事业,连八部神王经都开始传授,可以说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往昔的新气象。
“三言两句,就能消除人的隔阂!哪怕是巡府,总督,都没有如此气度啊!”
收买人心,很多大人物都会做。但收买归收买,和真正的交心不在一个层次。
这样的气度,是郎先生跟随祁云伟上京面圣,从皇帝身上才感受过的。
帮孙长老祭炼好了磁铁,乔银也终于可以关心一下自己的事了。
“郎先生,银环号怎么样了?”
“银环号还在维护呢。”
郎先生说着,便带着他们几个一同向船场逛去,“这次受了点轻伤,最多一年半载就能修好。不过你放心,祁大人说要补你一艘二级舰,你还记得吗?”
“真的?”
乔银听了,不由得加快了一点脚步。
……
下午,一行人来到湖阳造船场,见大量战舰黑压压地正堆在这里。
还能用的飘泊在港口上,开不动的被架在了岸边的船塔边,有些已经散了架的,更是堆得滩涂上到处都是。一向井井有条的洋务衙门,头一次拥挤得如此混乱。
“咱们的船场还是太小了啊,但要扩建起来也不容易。”
郎先生看着船场外乱七八糟的景象,忍不住直摇头。这次的战利品是多,但不能消化也是个问题。
乔银说道:“能不能让瑚州分担一点?那里也有个船场,虽然简陋了些,好歹有点底子。”
郎先生则是说道:“体量太小了,那边只能分担一点点。毕竟瑚州现在才五万多人。运作一个这样的船场,起码要多五到十倍的人口才够支撑下来。”
“也对哦……”
乔银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几十万人未必都是船工,但船工的生活必须依靠这些人维持。
反过来,其他行业也同样需要足够的人口才能发展。你是船工,我是织匠,他是农民,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认识,但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却谁也离不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