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先生却说道:“但外海航行不比沿海,赤道,南北回归线,有三条无风带!如果舰队没有找到适合的据点,又被困在海上,那就很难再回来。”
“风?”
乔银突然想到了小宁的扇子,“我们不是有法器吗?”
郎先生笑道:“那东西只能控风,作用有限。这一艘大舰几百万斤,你就算吹得动,又能吹多远?”
“……”
乔银想了想,觉得郎先生可能没见过刻有纯阳烙印的风扇,威力能有多大?
当然他也不敢把话说太满。
于是又观察了一下地图,终于说道:“祁大人,所谓的无风带,本身是随太阳的轨迹而移动的吧?”
祁云伟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对。”
乔银说道:“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在年底出发,乘西北季风南下,东北信风也将追着太阳越过赤道,不管能不能探索到合适的据点,到冬至之后太阳北移,就能等到东南信风!然后再被太阳一路北推,跨过赤道正好能搭上东南季风。回来的日子最好控制在立夏前后……”
“你的这个构想,以前也有人提过。”
祁云伟看了乔银一眼,“你猜是谁?”
乔银一愣:“宁大哥?”
“不错,但我当时没同意。”
祁云伟说道,“因为这太冒险了!你们凭什么认为,一定能等来东南信风呢?”
“因为大地是个球啊?”
乔银非常肯定地说道,“两千年前,就有钦天监的国师测算出了结果:天如蛋壳,地如蛋黄。虽说数据不太准确,但我验算觉得没有问题!我们现在测算天文星象,也是用的天穹观测法,不是吗?”
说着,他重新指向了地图:“南北的信风,应该是对衬的,这不会有错。”
祁云伟却说道:“话虽如此,但这毕竟只是推测……我不能让你们这些年轻人白白去送死!所以我觉得,方皓的计划倒是比较稳妥可行……”
“大人,要不这样?”
乔银抬头望向了祁云伟,“我们再等等南安的消息:如果蛮荒南岸气候平和,我们就商讨其他办法。如果那里也和南海一样有台风……”
“对呀!”
郎先生顿时又望向了地图,“蛮荒南岸已经越过赤道,接近南回归线了!如果有台风,那就证明一定有信风,小乔的构想就是成立的!”
祁云伟也望向了地图。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望了郎先生一眼。说道:“老郎,你怎么也跟着孩子们瞎咋呼?”
郎先生笑道:“老夫撩发少年狂嘛。”
祁云伟听了,倒是微微出了一会儿神:“好,好一个老夫撩发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