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天变不足畏(1 / 2)

阳神朋克 生煎包子 900 字 3个月前

骆家是书香门第。虽不是千年世家,但也家风禀正,只求治国民。

骆诚国更是天资不匪。他九岁进学,十五岁中举,十六岁中头甲第二名进士,入驻翰林编修。

他殿试那天,还与一位同窗发生过争执。只因朋友取笑他说:“我小时候还救过你命呢。”

骆诚国当时年轻气盛,回敬道:“你赔老子家的缸!”

经此一闹,乱了他的心情,殿试原本无心再战。

但龙椅上端坐的太子竟然下了位,亲自帮他掌灯。

太子说:“不因外物而浮燥,戒急用忍。”

这句话,留给了骆诚国极深的印象。

后来他担任编修,帮太子起草文案,也慢慢知道太子在干什么。

当年真是亘古未有之盛况。

各国鸿儒都聚集在皇城之中,集天下之智慧,继前人之伟业,几乎触及了历代王朝都未曾到达的瓶颈。

骆诚国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他逐渐开始接受新的知识,也越来越沉浸于其中。

太子比骆诚国年长,性格也十分谦和,就像兄长一样亲切。骆诚国的妹妹更是受到太子赏识,二人时常相会,探讨洋务的发展。

骆诚国原以为,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下去。

但朝局动荡,他不会想到原本还在监国的太子,会突然被当堂弹劾。

骆诚国当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

他亲眼目睹军队包围了皇宫,太子被士大夫们围堵,硬生生从龙椅上拽下来。

太子被押出大殿时,望了骆诚国最后一眼。那时他感觉到了一种信念,传承到了自己身上。

后来太子被圈禁,先皇随之驾崩,朝局一度动荡不安。

不过令骆诚国欣慰的是,新登基的皇帝并没有对太子的新政全盘否定,反而尽力维持。

这也让骆诚国逐渐开始受到重用,慢慢从一个郎外员提拔担任要职,直到全面主持洋务。

当时,洋务衙门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骆诚国也一直在想办法搭救太子。

但天有不测风云。无论是骆诚国还是皇帝,都没想到太子竟然会被人刺杀了。

这件事情,终于让皇帝震怒了,甚至当庭咆哮。

而且当时他羽翼已丰,胞弟宜亲王更是抚远大将军王,总理天下兵马大权。

于是骆诚国又看到了一次兵马围堵皇宫的情景,不过这次被捆出大殿的,是一个又一个清流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