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银笑道:“这样一说,我就更安心了!哪怕我对这次乡试有足够的信心,但有人撑腰再好不过。”
“那可不?”
宁远嘿嘿一笑,之后又望了身后一眼,“唉!你觉得小宁真要当了你嫂子,会怎么样?”
“呃……好呀?”
乔银心里微微一酸,好在很快就坦然接受了,“只是我哥都奔四的人了,不般配吧?”
“男人四十一枝花嘛!”
宁远说道:“更何况周兄举业出身?能嫁给他,这是我妹子修来的福气。”
对于举业出身,宁家总是这样羡慕。
宁远虽是举人,却是武举,小宁更是凭恩荫进的洋务衙门,不是像乔银这样是考中的监生。
乔银也看了眼粘着周近的小宁,说道:“那,贵府打算啥时候办喜事?”
宁远笑道:“周兄自己说,要等他中了进士再提亲!算来也就是明年的事了……”
他边说边盘算着,眼中满是期待。
乔银听了,忍不住又回头望了望和周近走在一起的小宁姐姐,最后叹了口气。
……
重阳过后第三天。
源州府。数里长宽的校场内,战鼓擂动。
场边的华盖下,坐的是泯南巡府,还有朝庭派来的学政和一众考官。
坐在两边下首的,便是本地的诸位士绅老爷们。周近和宁远赫然就在其中。
随着军鼓擂动,校场边已进来一队参加乡试的秀才,监生。他们神色肃穆,简直就像一支军队。
这样的场面,正是今秋武举乡试。
大肃科举能文武交考,所以许多文试不第的生员都会试一试武科,希望能博个出身。
而泯南的乡试名额,年年都有增补。
加上还有洋务衙门的入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学子纷至踏来,当地人戏称为“科举移民”。
因此源州府的武举乡试,也极为隆重,丝毫不亚于文试。
……
“驾!”
校场上,一个女孩骑在红骠马上,正搭弓引箭。
女孩看起来十多岁年纪,一身劲装。疾风劲膂之间,浑然天成。
他正是乔银。
作为洋务衙门的学员,坐实了监生资格。加上保举,乔银终于有了资格参加乡试。
考官们看着他的弓马武艺,也是颇为诧异:“这个丫头,当真没给衙门丢脸。”
如今的乔银,武功已修炼到了先天巅峰;手上拿的,是足有四石力的铁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