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君子难(2 / 2)

阳神朋克 生煎包子 859 字 3个月前

“怎么样?”

“很顺利,应该没问题。”

肖大伯说道:“孩子累一天了,先吃饭吧?考得怎样,发榜就知道了!”

很快,一家人就找了个小馆吃饭。

市井气息浓厚的小馆,吃喝也颇接地气。大家叫了一大盘炸臭豆腐,又点了一盆卤猪尾巴,醮着豆瓣酱,喝着甜米酒,即解馋又饱肚子。

席间,李恩便向大家说了考试的内容。周近也询问了一下有关于武科的应对。

周近还是童生,参加过很多次院试,但武科是头一遭,不得不做好准备。

“放心吧周哥,只要你正常发挥,绝对没有问题。”

李恩却极有信心,不光是对自己,对周近也一样。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大肃武科,只要修炼到武生就能通过县试,武徒便是童生,武士即为秀才。

武士与文士,都是士人。

而周近天赋并不低,修成武士已一年有余。如今炼骨也有了两三分火候,稳稳的武师修为。

实战可能差点,但应试不成问题。

虽说武士就能中秀才,但想稳稳当当求取功名,必然是武师更牢靠。

得到李恩的鼓励,周近也显出神往:“好,等发榜之后,我们就一同去省城!”

“中!”

吃完饭,天已经黑了。一家人结了帐,重新回到码头船上休息,直等天明发榜。

县试发榜很快,次日一早就张贴出来。最终入考的有八十九人,李恩赫然在列。

在衙门外看榜的人,有的高兴,有的叹息,也有的满不在乎,只等来年再考。

而且县试通过,接下来就要参加府试。考核内容和县试一样,只是标准更高。

于是当天,李恩一家便渡江来到省城。

……

泯南一省科考颇为便利,因为省城和县城挨着。

一同乘舟渡江的,还有上百家子人口。码头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三镇中,源州府是朝庭设立的城郭,不同于江口和湖阳那样自发形成的集镇。

源州府城楼高大,城中街市井然,房屋错落齐整,俨然呈现出一省首府的威仪。

离码头往城中而去,正街之上已有许多长衫华服的人群,十有七八是赶考的秀才。

源州作为省府,马上要开始武科府试,院试;然后又是泯南一省乡试,还有朝庭的洋务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