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不是很顺手的花苞,昨天还得用神魂的力量抠出来。今天却能恰到好处,一下拈起。
“这绝命爪势虽说刚猛,但力气使得太老,反而过犹不及!我重新练武,得把这个分寸拿捏住才对。”
突然之间,李恩有了一点明悟。
他之前学武,全靠百灵强行灌输。不然以他自己的资质,连入门功法都练不清楚。
这让李恩一度认为,是自己没有天资,生来不适合练武修道。
但现在,他又有了不同的感悟。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是人?人与人差别巨大,有的人刚猛爆裂,有的人安静祥和,让一个平和的人修行刚猛功法,他必然学不来!哪怕太祖长拳是入门功法之首,也只会适得其反。”
学武修道之人,大多都有执念,那就是一定要搞到最好的功法,所谓的秘籍宝典。
不论是朝庭还是江湖,多少人为了秘籍打破了头。
但他们没有思考过,这部功法能不能练,适不适合自己。
他们也不会计较,同样是修行太祖长拳的宗室子弟,学成后水平依然参差不齐。
李恩从摘棉花的手感中,体会到了这种意境。那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适合自己的路。
完全摒弃前人的智慧,自创功法,这是不实际的。但完全照搬前人的遗产,同样是不可取的。
“小银,天色不早,我们要回去了……”
“哦,知道啦!”
乔氏的呼唤,再次拉回了李恩的神思。抬头望去,见日头已然偏西,棉田一片霞红。
李恩今天摘的棉朵,倒比昨天少了许多。因为他今天一心一意,并没有用道术辅助。
当然,大人们不会在意这些。收拾好东西,便一起拖着棉包回家去了。
“婶子,今天还有狗肉吧?”
“放心,当然有的……”
“你这个小赵,你乔婶哪次克扣客人饭食了?”
“哈哈,我不是饿急了吗……对了周哥,你和陈大妹的事儿,咋样了?”
“对啊对啊,我们还等着吃喜酒呢!”
“哪儿啊,八字还没一撇……”
小赵这一打岔,阿周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他低头正好看见李恩,于是说道:“对了小银,你今天还没学认字呢?”
“啊?”
听见他问,李恩连忙说道:“小赵哥哥中午读书的时候,我跟着学了一点……”
“真的?你娘晚上可是要考你的!”
“行啊……”
一行人说说笑笑,踏着夕阳回了家。
家里有丰盛可口的饭菜,还有主客们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张三捣乱,太平庄的日子真的太平了许多。
这样田园牧歌的生活,只要不发生战乱,不改朝换代,似乎可以永远过下去。
……
于是一连几天,李恩都没急于练武。每天早上跟着乔氏一起捻线,下午帮忙收点棉花。
直到他真正适应了现在的身体,地里的棉花也收得差不多了。
这天下午,棉花入仓,农具入库。最后一盘狗肉也终于被客人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