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尽欢的士卒口中得知:在琅琊城和临淄城还有三万大军,蒙武写了一封信,让手下拿着信让他们投降。
蒙武带着大军渡过黄河,来到了历城,准备休息几天,顺便看看他们的态度。
临淄城的守将看到了信,写了一封回信,表示愿意投降的意思;琅琊城的守将看到蒙武的信,气的咬牙切齿,将蒙武的使者杀了解气。
林子杰从琅琊城出发,来到了临淄城,他对守城士卒道:“我是琅琊城的守将,让你们的将军来见我。”
士卒向金发贵汇报了这件事,金发贵来到了城头,看到了林子杰,道:“兄弟,你也是来投靠汉国的吧。”
林子杰看出金发贵心向汉国,如果说来攻打蒙武的,金发贵肯定不会放自己进城,到时候强攻肯定损失惨重。
林子杰顺着金发贵的意思,道:“是的是的,我想要从这里到历城,去投靠蒙武将军。”
金发贵道:“还是你有办法,我怎么没想到了,要不咱们一起去,你看怎么样啊?”
林子杰道:“咱们一起去,正好有个伴,如果蒙武出尔反尔,也有机会逃跑。”
金发贵让手下打开了城门,林子杰带着大军进入城内,林子杰向金发贵发动了进攻。
金发贵道:“兄弟,你这是想要干什么?你为什么要攻打我的士卒?”
林子杰道:“我做的还不明显吗?当然是杀了你呢?”
金发贵道:“你为什么要杀我,我和你无冤无仇。”
林子杰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苏将军对你恩重如山,你不想着救他出来,反而想要投降,我不杀了你,我就咽不下这口气。”
林子杰不停地杀金发贵的士卒,士卒被林子杰杀怕了,金发贵本来是个文人,并不精通战斗,被林子杰打的节节败退。
金发贵的士卒看到金发贵如此不争气,失去了抵抗下去的信念,纷纷放下武器,向林子杰投降。
一个士卒为了立功,来到了金发贵背后,砍下了金发贵的脑袋,提着脑袋来到了林子杰面前。
对林子杰道:“我已经杀了金发贵这个罪魁祸首,请将军明示。”
林子杰一时之间恍然若失,他和金发贵并肩作战多年,如果不是他一时糊涂,也不会反目成仇。
过去的场景在你脑海中浮现,纷纷就像昨日一般,可是金发贵人头落地,再也回不来了。
林子杰道:“你们将他的尸体和尸首放在一起,去买一口棺材,将他的尸体放入棺材中,挖一个墓坑,将他的棺材埋进土里。”
士卒看到他们感情深厚,也没有反对,乖乖的去买棺材了,因为金发贵是个叛徒,所以没有大操大办,很快就被埋葬了。
林子杰并没有牵连金发贵的一家老小,他让金发贵的亲人离开这里。
林子杰兼并了金发贵的士卒,也只有不到两万人,和蒙武的十几万大军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可以说是蝼蚁撼树——自不量力。
可是林子杰并没有放弃,下定决心救出苏尽欢,他来到了历城,向城内的人询问情况。
城内的人道:“将军跨过黄河,向平原县去了。”
林子杰告别了城内的人,向平原县而去,很快看到了蒙武大军的身影,林子杰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隐藏自己的踪影。
夜幕降临,又等了几个守城,时间来到了子时,林子杰向蒙武的营地发起进攻。
他们在营地杀人放火,想要混淆视听,以便寻找苏尽欢的踪迹。
他们分散开来,在一个帐篷中找到了苏尽欢,此时他被绑住双手双脚,嘴上还被塞着破布。
林子杰解开绳子,拿下嘴上的破布,苏尽欢大声喊道:“你们快跑,有埋伏。”林子杰愣了一下。
蒙武将林子杰的士卒团团包围,帐篷旁边亮起火把,将黑夜照的就像白天一样。
为了以绝后患,蒙武让弓箭手将箭放在弦上,对苏尽欢道:“苏尽欢,我现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愿意投降的话,我可以给你们一条生路,如果继续负隅顽抗,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苏尽欢不想兄弟们陪他送死,高高扬起的脑袋低了下来,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精气神,道:“我们愿意投降。”
蒙武害怕他们出尔反尔,让他们把武器扔掉,苏尽欢让兄弟们放下武器,蒙武带着大军控制了他们。
蒙武道:“老实点,我说了不会杀你们,那就不会杀你们,但是如果你们反抗,那就不能怪我了。”
为了避免被误杀,他们乖巧的一动不动,蒙武将他们打散,让苏尽欢做自己的副将,以免他脱离自己的视线,又跑出去兴风作浪。
蒙武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他对苏尽欢道:“我想要你写一封劝降信,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啊?”
苏尽欢知道如果齐国人不愿意投降,蒙武也能拿下整个齐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还是投降比较好。
苏尽欢道:“我愿意写招降信,我希望将军能够说话算数,不伤害齐国的百姓,他们是无辜的。”
蒙武道:“只要他们不反抗,我保证不杀他们。”
苏尽欢道:“我替齐国的百姓感谢将军大发慈悲。”
蒙武道:“百姓生活贫苦,我不愿意大开杀戒,我希望统一天下,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苏尽欢道:“将军心怀天下,我对将军十分敬佩。”
蒙武道:“这都是我们大王让我们这么做的,真正心怀天下的是我们大王,我只是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苏尽欢道:“大王是个仁慈的大王,统一天下是百姓的福分,我只恨没有早日投入大王麾下,是我误会大王了。”
蒙武道:“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相信大王不会怪罪你的。”
苏尽欢道:“那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