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接待参赛祭祀的组织者,泾渭分明地分成几大派系。
神庙各大家庭以及军部都在“莱茵之星”角斗场一旁的战神广场上设立了各自的招待处,除了接洽自己人之外,这些招待处几乎就是摆明了招徕才俊的意思了。
毕竟参加奥林匹克祭祀盛典的,除了官方代表之外,还有来自各地小型祭坛的比蒙祭祀以及报名参赛的民间青年祭祀们。
民间力量夺取桂冠的可能性几乎是痴人说梦,但是青年祭祀的未来不可限量,能够招揽到手也未必是坏处。
除了这些参赛的祭祀之外,还有不少从外地来观礼的祭祀,这让整个战神广场聚集了将近五百名级别高低不一的祭祀,加上他们的追随者在内,整个广场上乱成了一锅粥。
主要是因为地底世界的传道和征战,投入了相当一部分祭祀力量。
要不然,战神广场祭祀数量翻一倍才是正常的。
战神广场四周的酒吧此时早已经是人声鼎沸,喧闹中夹杂着浮华,吟游诗人的歌声伴随着古尔冬琴声,未等入夜早已经静静流淌。
这些吟游诗人不但包括比蒙河马诗人,也有着不少的人类吟游诗人。
每年的这时候,喜欢游历的吟游诗人总能在这盛会中找到不少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不少的人类商团组织,在各个酒吧门口树起了高薪聘请比蒙祭祀加入的招牌。
比蒙圣坛祭祀在战斗中的好处,再笨的人也体会的出,只不过这些人类想招揽比蒙祭祀,难度也着实不小。
两个彪玛族的豹人祭祀和追随者们在广场上的一隅低声谈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