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直想要房子么?正好我今天约到了一位在住房交换所上班的一块吃饭,全上海哪儿有房子,他们最清楚。”
“呦,这可是太谢谢了!吃饭的地方选好了没有?得找个他喜欢的餐厅吧?”高加林喜出望外。
“你要说别的我可能意识不到,这个怎么会忘?早就打听好了,他家是从宁波搬过来的,喜欢宁波菜,我正好知道一家宁波饭店,都给他说好了,咱们过去等就行!”
牛新亮带着高加林来到饭店,搞了点茶水点心,边吃边给他说起了住房交换所的来历,这个单位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眼下却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单位,在这里上班的人消息灵通,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解放后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停滞,房屋不能买卖,老百姓想改善居住条件怎么办?除了等单位分房,那就只能通过调房,也就是市民之间互相换房来实现,于是住房交换所便应用而生。
这一时期的“换房”,和后世的“置换房屋”概念不同,指调换住房的使用权。
按当时市房地产管理局规定,持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居民需交换住房使用的,应持租赁公房凭证及户口簿向居住所在地房管所申请登记。
系统房屋住户与公房住户交换住房,前者须经产权所属单位同意;交换一方或双方均属租赁私房的住户,亦需私房主书面同意,再由所在房管所代办交换使用手续。
沪上百姓的换房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上海成立了房屋调整委员会,专门为上班路远的职工调整工作地点和住房,其后中断过一段时间,七十年代以后逐步恢复。
如今由于知青大量回城,大批出生于生育高峰期的“50后”已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加上知青大规模集中返沪,需要换房的人群一时间如潮水般涌出。
一开始,换房主要是民间行为,自发形成了几个较大规模的换房自由市场:包括卢湾区淡水路、XH区上海跳水池、HK区昆山花园、PT区曹安房管所门口、JA区愚园房管所门口以及闸北区彭浦新村房管所门口等,大家在这里寻找合适的房源,商量好之后再去住房交换所办手续。
后来在黄埔区住房交换所上班的黄健民发现,所里协助换房的成功率非常低,民间自发换房成功率却非常高,经过分析,他找到了原因,所里能提供的房源太少了。
于是他利用下班时间,骑着自行车到处摘抄换房小广告,很快就把所里掌握的房源信息从二百多处提高到一万多处。
房源多了,换房自然就顺利了,从七十年代到现在,黄健民已经成功地帮助上万户人家换到了中意的房子,他也被称为“换房状元”,就连市里面也会找他帮忙。
“你还是学生估计不太清楚,哪天要是开房屋交换会了,我带你去见见世面,成千上万的人聚在大会场里,眼睛死死盯着电子屏,简直比以前过年赶庙会还要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