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一冒出来,高加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故事会》,严肃文学能树立名气,可要论挣钱,还得是通俗文学。
能发表在《收获》、《萌芽》上的文章写起来耗时耗力,还得按照编辑部的要求进行修改,给《故事会》投稿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
给钱利索,对稿子的要求也没那么严格,只要故事能吸引人,存在一些瑕疵也无所谓,反正这些通俗杂志的读者只为看个乐呵,没正统文学杂志读者那么挑剔。
这一时期,许多通俗文学作者都在闷声发大财,要论**十年代内地那些作者赚的最多,不是路遥、不是余华,甚至不是王朔,王朔的作品确实受欢迎,销量、稿费都高,可产量太低,总收入还是不算厉害。
赚的最多的应该是《雪米莉》系列,两位出生于四川达州的青年作家田雁宁、谭力,以雪米莉为笔名,写了一堆以黑道、商战、谍战等为噱头的作品,再给这些作品起上《女带家》、《女线人》、《女枭雄》、《女特警》、《从女明星到死囚》之类吸睛的书名,一推向市场就立刻爆火。
这俩人产量还高,最早一个月就出一两部,写书速度比起后世的网文大神也是不遑多让。
后来这些书实在是太火了,光靠他俩写已经无法满足全国各地涌来的书商的要求,于是便找来二十多位有一定经验的作者,他俩负责在报刊杂志上寻找合适的题材、写好大纲,再由这些年轻的作者根据大纲写成小说,产量一下就提高到每个月五六本,乃至十多本。
厉害吧?人家在八十年代就把后世的写作工作室搞出来了。
这种类同于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使“雪米莉”产出惊人,总共出版了100多部,平均销量在几十万册。
巅峰时期,乡村、机场、地摊、火车站、图书大楼、百货商店等,都摆着雪米莉的小说,甚至有书商拿琼瑶、岑凯伦不好卖的作品贴上“雪米莉新作”以求畅销,创造了中国大陆作家畅销书的神话。
出了这么多畅销书,两位作者的收入可想而知。
除了出书,许多通俗杂志的销量也非常火爆,《故事会》、《知音》、《女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杂志赚了钱,给作者的稿费也大方,在那个传统杂志稿酬标准只有千字几十块的年代,他们就财大气粗地开出了千字几百乃至上千的高额稿酬。
就连路遥也没忍住诱惑,给《女友》杂志写了不少文章,记载《平凡的世界》创作经历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就是发表在《女友》上。
《知音》和《女友》主攻女性读者市场,刊登的文章多是情感类的文章,和网文女频略有相似,《故事会》则比较接近男频网文的风格,民生故事、市井百态、今古传奇......啥有意思就登啥。
高加林当年中学的时候读武侠小说,上了大学又开始看网文,还看过那么多影视剧,这方面的积累那可就太多了,随随便便拿出几篇就能让《故事会》的编辑如获至宝,把他当大神来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