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莽?苏渊!(十四)(2 / 2)

家里田少的,卖了田也不够吃上半年饱饭。

能够给豪强士族做佃农都算运气好的,流民太多了,豪强地主也无法短时间内一次性吸收这么多,只能每年吸收一些流民成为佃农。

否则,一次性吸收的流民太多,就没有足够多的粮食去养活。

而种田是需要周期的,并不是说他变成你的佃农了,立刻就能生产出来粮食,你得等半年多才能丰收粮食,这等待的半年多时间里,佃农们的粮食都得靠你解决。

因此,大量流民没能被豪强士族吸收为佃农,只能到处乞食,每天饿死者众多。

哪怕苏家这样的超级大地主,一年也才顶多吸收两万流民成为佃农,再多就要承担不起了,没那多么粮食。

而且光吸收流民也不行,还得有田,有一些豪强士族,佃农已经够多了,但是田不够多,继续吸收流民也没意义,没那么多田给佃农们耕种。

这个问题,苏家反倒是更容易解决,海外有的是荒地可以开垦。

不过还是那个问题,开荒周期长、成本高,得慢慢来。

这些到处乞食的流民,都会找一个精神寄托,比如辽东的圣教、汉中的五斗米道、会稽的于吉、两淮的黑帝,又或者……巨鹿的太平道。

这些乱七八糟的信仰中,毫无疑问,太平道传播最广、信仰者最多。

上到皇亲国戚宦官士族,下到平民百姓豪强富商,各个阶层都有人信仰太平道。

十五年前,太平道还仅限于在巨鹿郡传教。

十年前,太平道传遍了冀州大部分郡县。

五年前,太平道把信仰传到了其他州郡。

如今,太平道传遍了几乎整个关东地区。

许多吃不饱饭、感染瘟疫的流民,喝了太平道的符水后,都活了过来。

因此,一传十十传百,信徒越来越多。

各地官府也乐得太平道在自己境内传教。

“太平道好啊,你看这些吃不饱饭的灾民,本来他们是打算造反的,现在信了太平道,已经不造反了。”

各地官府没有能力安抚流民,基层组织失效了,太平道代替朝廷进行了基层管理,减少了叛乱的发生。

因此,官府对太平道是欢迎的。

不仅是濮阳,在经过济南国时,苏渊也看到了许多太平道信徒在跪拜太平道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