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苏琥(十三)(2 / 2)

至于谁家的老人才算德高望重,这种主观的评价,一般都是看谁出钱多,谁家的老人就德高望重。

归顺县北溪乡的三老,是苏家从当地挑选出来的三个给苏家效忠的老人。

而归顺县的三老,自然也是苏家的人。

从啬夫到乡三老,从乡三老到县令,从县令到县三老,从县三老到太守,全部都是苏家的人,或者跟苏家有联姻。

因此,在得到乡民们的抱怨后,作为乡民代表的他们,并没有真的向县府抗议赋税增加,而是把乡民们的不满情绪上报给县府,提醒县府做好防备。

“一千五百钱的赋税,怎么会这么多?!!!”

一个中年乡民收到通知,自己今年一共需要缴纳一千五百钱的赋税,可以用布和粮食抵赋税。

他找啬夫理论,啬夫却给他好好算了一算,把他家门口的臭水沟也算成他家的田。

并且在丈量田亩时,故意把误差往大了算,三亩多点的田非得四舍五入成四亩,两亩多点的地非得四舍五入成三亩。

“这又不是田,为何要缴纳田赋?”

“而且我家的田哪有这么多?你这算的也太不准了!”

他大声理论,但是啬夫也有理。

“这是朝廷分给你的地,你自己懒惰,不肯好好耕种,导致良田变成了臭水沟,这能怪谁?”

“虽然它现在不是你家的田,但是明年你好好耕耘一下这条臭水沟,把它开荒成良田不就行了吗?”

普通百姓一年的全部收入折算成五铢钱,大概只有六千钱,这折算出来的六千钱,大部分都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消耗了,每年也就能留下个一千钱左右。

而朝廷的田赋算赋以及其他一些小赋加在一起,每年大概要缴纳七八百钱,这还没算徭役。

也就是,一个五口之家,在去除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费,并且去除缴纳给朝廷的赋税后,每年也就攒个两三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