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唉!”
文聘也只能如此应着。
......
翌日。
陆逊果然率兵从九江送了粮草到了江夏。
“文将军,二位蒯大人,幸不辱命,送了五千石粮食过来,还望三位莫要嫌弃。”
陆逊拱手,向着文聘三人致歉。
“能送来就好。”
“大都督,你可真是及时雨!”
蒯良、蒯越向陆逊道了一声谢,便赶紧领着兵将去城内分发粮食了。
“怎么只有五千石粮食,偌大的江夏城,只有这点?”
文聘疑惑。
“文将军,你有所不知。”
陆逊却是答道:“九江城内虽说有数万石粮食,可城内百姓也多,仅够自己食用,陆某好说歹说,才说服众将匀出来五千石粮食,陆某不容易呀!“
陆逊捂着胸口,做难受状。
文聘哪里信他的鬼话。
一个大都督,只能匀出来五千石粮食,谁信?
可为了江夏军民的粮草,文聘也只能压低声音,柔声细语的对着陆逊劝道:“江夏军民数十万,粮食缺口巨大,还请大都督舍弃颜面,为我江夏军民匀得粮食,此亦是功德无量之事!”
可此时的文聘似乎忘了,他先前还怀疑陆逊送粮另有目的,如今陆逊送粮数少,却又要人家多送,还真是讽刺。
”好说好说。“
陆逊当即点头应允,“陆某这就回去,与城中大户说道说道,让他们匀些粮食出来。”
“那敢情极好!”
文聘客气将陆逊送出大门。
第二日,陆逊又送来五千石粮食,又是同样的说辞。
文聘无奈,五千石粮食根本不够,只得好言相劝,再让他回去想办法。
第三日,陆逊还是五千石粮食,文聘捂额;到此时,文聘算是看出来了,陆逊不是不想送粮,他就是想每日送一点,好让自己求他,承他的情;文聘也不管了,只要每日有粮接收,说说好话也无妨。
第四日照旧。
第五日依然如故。
第六日、第七日、第八日、第九日,每日都是五千石粮食,且还是陆逊亲自押送。
文聘看着陆逊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
若是仅为送粮,博取他的人情,陆逊也未免太小家子气。
几万石粮食一股脑的送过来,岂不更好?他倒时奏折一上,陆逊想要升官发财,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可这零零散散的送粮,总归让人觉得不够大气。
“兴许东吴之人一向如此!”
文聘心想。
第十日。
文聘与蒯良、蒯越又是早早的来到江边,等候陆逊的送粮军。
可等了许久,不见一艘粮船到来。
“算了,陆逊他不来便不来吧,明日曹洪的粮食便运来了,少他一天的粮食也无妨!”
文聘气恼道。
“兴许是路上出了问题吧!”
蒯越猜测。
“来了来了~”
蒯良却是指着远处一艘朦艟,大声喊道。
朦艟靠近。
文聘定眼一瞧,却是东吴老将程普。
只见程普在朦艟上朝着文聘大喊:“文将军,陆都督托我给你带句话,他说,今日他便不来给你送粮了,合淝战事焦灼,他得赶去合淝。老夫话已带到,就不多留了,告辞!”
言罢,程普便快速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