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博航主任等人,虽然会挑选病人,但无法删除病人的就诊记录,周希音通过工号找到了既往的就诊记录,便可以查询到,至少是黄博航主任以及以前的主任们,对患者做出的诊断。
创伤病人最多,骨折其次,然后还有一些骨病、关节外科的病种,则都几乎没在本院内进行治疗。
而这些病人的转归,也没有体现在门诊系统里面。
如此一来,根据这样的样本量,方闲还是觉得,既然急诊的创伤以及骨折,是黄博航主任比较重视的病种,自己或许可以带着杜力肖和陈芳等人,做一做其他方面的病种手术。
不管怎么样,能够让这些医生多会一些手术,且同时对他们以后的前途也有一定的助益,想必也是他们愿意学的。
方闲自己就是一个相对纯粹功利主义者,只要不剑走偏锋,主动抉择,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专科专治,虽然黄博航没有拓宽病房内的手术数量,但是他深耕了手术的质量,黄博航主任的水平,不亚于地级市医院里面副主任甚至主任的水平,只是在更高层面,略有缺失。
比大部分主治医师的水平,还是要稍微强一点。
利弊双刃,把更合适的病种交给更标准的医生治疗,这本来也是一种医疗质量的保证,但坏处就是会让患者相对奔波。
……
翌日。
方闲来到科室里的时候,就发现科室里,多了几个不速之客。
而这些人,方闲还不能说不认识,因为,他在武陵医院的照片墙上,还是看到了其中的两位的,都是那里的主任,也是副主任医师职称。
查完房,黄博航带着方闲与这几个人会面的时候,对方第一眼就认出了方闲。
“方老师,早就听闻您的大名,只是没想到,方老师还造访过我们科室。”
“方老师您该知会一声,我们也好陪同啊?”其中一个中年如是说。
戴主任,四十多岁的年纪,面相还是比较和善的,说话也并不呛鼻。
方闲估计啊,自己在人民医院里,这么大张旗鼓地把骨折病人都通过手法复位给搞定,使得武陵医院的急诊骨折病人数量减少。
让戴主任以及薛主任几个人,有点坐不稳了,这才过来人民医院一看。
而且查过监控,自然可以看到方闲这个人,还去过武陵医院的骨科病房。
先戳破。
方闲也不掩饰:“戴主任,薛主任,我是打车的时候,听到了的士师傅说啊,武陵医院的水平相当高,这才临时起意,过去拜看一下。”
“临时起意,自然也不好打扰主任们了。但想必,我只是在病房里转一转,没有影响到贵科的正常诊疗工作吧?”
我只是来看一眼,又不犯法,方闲内心并不慌张。
而且,自己是通过技术治病,又不是恶意地阻拦你们做手术,这是对患者有益处的事情,你们就算心里不爽,那也只能憋着啊,你行你上呗。
在医学这个技术壁垒很高的专业领域,强者才有发言权。
戴主任便赶紧摆手道:“方医生,您这话说得太客气了,你就是走一路,怎么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嘛。”
“我和薛主任,是非常欢迎方医生时常过来指导我们科室的诊疗的。”
“对吧薛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