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新缝合理念开发可能性(求订阅)(2 / 2)

方闲也跟着大力缝合了几遍后,倒是也能重复出让技能训练仪不报错的程度,但要做到李球那样更加细致的数据,方闲暂时也重复不出来。

可,经过这么几次手感的缝合后,方闲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同样的猜测,之前方闲就有,那就是李球的这种缝合方式,可能适用于骨端缝合。

但基本的常识就知道,骨端若只进行缝合,那么肯定是扯犊子的,骨端的固定,必须依靠于更加牢固的钢板。

骨骼是支撑结构,只是用缝线固定,都是耍流氓。

但,与骨端有接触的,却并不仅仅只有骨与骨的连接。

方闲的骨科基础理论的等级早已经到了3级,所以从大范围的角度,方闲对骨科很多亚专科的病种和术式,其实都有一定的涉猎与了解。

李球的缝合术,目前而言的确不适用于肌腱之间、血管之间以及神经之间的缝合。

但是基础的解剖学知识都知道,几乎所有的肌肉的起止点,都依赖于骨端。

起于骨,终于骨。

在做肌腱的起止点时,目前比较热门的方式,都是用铆钉或者类似于铆钉的金属支架,以单边或者双边的缝合方式进行肌肉起止点的固定。

相当于就是,肌腱与骨的连接处,一般是金属固定,一半才是缝线固定。

方闲今日来找李球,本意是为找出技能训练仪里面的u,找到技能训练仪测不出来李球这样变异缝合术的一些盲点,然后上报给医学会。

可其实,寻找技能训练仪的盲点,不如开发新的缝合术流派以及扩充适应征。

这是目前临床科研,最为热门的一种套路。

且目前比较传统的套路都是在套路已有的缝合术理念,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范围,比如说缝合术的【精巧】理念,在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更加适用,在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比【对合】理念适用范围更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