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调查清楚,边境的战争究竟是什么状况。第二件事就是调查清楚,明朝边境的军队到底有多大的战斗力。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自己要亲自参与对蒙古官兵的攻击,来确定这个事实。
陆炳虽然被皇帝嘉靖精心培养了10多年,但是并没有参加过实际的战斗,战争可不是你想象中那个样子,一个人,真正的参加战争才会发现,没有鲜血的教训,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什么是战争。
有了皇帝安排的人和机会,陆炳终于指挥一支小规模部队,打了一场遭遇战,通过蒙古军队的正面交锋,陆炳对于蒙古的军队,有了一个真正的认识,同时也对大明的军队,有了一个准确的评估。
嘉靖皇帝终于通过自己人对最重要的边境战争和敌人,有了充分的实际的认知,以后,制定各种政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场真正的血战,也让嘉靖皇帝明白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大明军队的腐败性,这些文官,简直就是一群二百五,他们根本不懂得战争的残酷性,根本就不能相信,这些文官每天就是贪污腐败,睁着眼说瞎话,真要指望这些文官去打仗,恐怕自己这个皇帝也得凉凉。
嘉靖皇帝对于自己的发小陆炳,这时候表现出来了真正的态度,那就是信任。锦衣卫本来就是皇帝的鹰犬,皇帝最信任的外门机构,皇宫里的机构就是东厂,这可是太监,等于说是皇帝的狗。
千万不要小看锦衣卫这个职务,这可是大明王朝皇帝亲自掌控的特务机构,一方面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也在收集整个大明王朝各地的消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锦衣卫能够直接接管军队,一个在战场上立了功劳的将领,突然之间成了锦衣卫,在明朝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这个权利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别看职位不高,能够每天接触到皇帝,能够控制到足够的权利。
这个安排是非常可怕的,嘉靖皇帝最聪明的地方就在这里,陆炳表现的诚惶诚恐,还多次上书辞职,精心的表演,让别人认为,陆炳能力不足,才疏学浅,皇帝嘉靖再三挽留,这才安心做工作。
陆炳这个人非常聪明,本来以为皇帝的安排是正确的,但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皇宫里的事情太多了,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会被无缘无故地弄死,现在看来是没有退路了。
嘉靖皇帝居然罕见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是大明王朝的皇帝,陆炳咱俩可是发小,吃一口奶长大的,这么重的关系,你要是不肯帮助我,那你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我作为一个皇帝,需要能打仗的将领,但是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你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了,你能够完成任务,现在我需要你保护我的安全,你要好好的做好这件事情,如果我完蛋了,先带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