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被弹劾(2 / 2)

穿越剑影 红袖果裹 1323 字 13天前

…………

再说那孙望,自从左臂中了一箭,府中密道又没挖好,便一直称病在家,不再出门。开始,朝中还有人来看望他,后来渐渐的,看他的人就少了,都觉得此人太矫情,就一个左臂受伤,便不再上朝,是不是也太骄傲了点?大清朝有这样的规矩吗?鬼知道他一天到晚在府中做什么?只有一个人每隔几日,便来王府与孙望谈心,谁呢?不是别人,正是迟春来!这位官老升不上去,心里有些烦躁,又没处发泄的人,见到孙望这些天一直在府中静养,还以为是圣宠特许呢,便主动来巴结。他知道,孙望绝非等闲之辈,而且,他对大清有利用价值!否则,为什么他一来,就会被封王?

这一天,迟春来备了些礼,来到义王府,在孙望面前,他再次建议,可以利用国家驿传,将远在上海的弟弟一家人及其随行物品,都接到京城来。孙望听了,却有些担心,毕竟,驿传系统是相当紧急的情况下才启用的,它承担了传递军事情报、外交信件等重要任务,可以这样说,驿传系统在国家治理中,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国家高层传递信息的工具,更主要的,是服务于军事行动,一旦战场上风云变幻,军令需要迅速传递,驿卒们就必须马不停蹄地奔跑在各个驿站之间,将军情迅速传达到每一个角落。并且,对驿卒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他们必须年轻、强壮,而且诚实守信,每份文书都需要密封好,并加盖印章,防止泄密或私拆,驿卒们肩负着极大的责任,若传递文书有任何差错,都有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驿卒们往往为了完成传递任务,要顶着巨大的压力,穿越山川河流,日夜兼程,马不停歇!驿站,不仅仅是文书传递的中转站,也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人们在这些驿站中休息、补给,驿站的网络,为国家治理、军事行动以及经济交流都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特别是明朝,驿传系统达到了巅峰。明初还建立了详细的驿传法令,规定了驿卒的管理和物资的调度,驿站、递运所、急递铺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驿传网络,从而确保国家政令的高效传递。

这些,迟春来和孙望不是不知道,所以孙望一直觉得,动用国家驿传来接弟弟一家过来,好像还是有些过了,所以,在迟春来第一次提到的时候,他只笑笑,没当回事。但是,这一次,迟春来又提到了,还说,

“义王,眼下是您最风光的时候,大清还有许多事,需要仰仗您,如今就这么做,也不算为过,谁能为大清立下这样的功劳啊?那李定国有那么好对付吗?不是义王您,那两广两湖,有那么快拿下吗?笑话!满清那些将军,蠢钝得连我都不如!你如今不立威,更待何时?”

孙望没说话,他闭着眼睛想了想,说的也是啊,如今,我对朝廷也算是尽心尽力了,能告诉的,都告诉了,看看,李定国派人来杀我,一次不行,还来第二次,第三次,这都害得我不敢出门了,就用一次国家驿传,又有何妨?于是,在迟春来走之后,他便忙向清廷上书,请求大清用国家驿传,把他那个当小兵的弟弟一家,运来北京与自己团聚。殊不料,就这么一个微渺的请求,竟引来了清廷御史的一阵狂轰猛炸。参劾他的疏奏有理有据:

“这孙望,不过就是张献忠的一个养子,本来是农民起义军的领头人。此人是打过一些胜仗,但为人骄纵跋扈,甚至听说,他对自己的义兄弟不信任,猜忌,排挤甚至打压,到后来众叛亲离,搞得没面子再待下去了,才带着人数少得可怜的士兵,来投奔我大清!如此之人,已经得到圣宠,不思报恩,却一再索取,此次还想利用我国家驿传,来办自己的私事……”

御史又道,孙望的弟弟,不过是一个食粮兵丁,白身无官,这样的人,怎能妄用国家驿传?

看到劾奏之后,孙望顿觉五雷轰顶,赶忙上疏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