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明金双方的装备和战法(注)(2 / 2)

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1871 字 1个月前

这个局限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女真玩火器、玩跑、玩车营的技术只能靠汉军,骑射靠的是蒙八旗和披甲人,虽然他们射术更好、更精,弓箭更强,但骑射是另外一门功夫。

天启元年起,努尔哈赤、黄台吉父子俩就把缴获的火铳修缮,把明朝粗制的各种火铳、火炮重新熔铸,统一规格,历经五年,打造了三万火器兵,这就是初期的汉八旗精锐,由李永芳训练的人马。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在小说中,因为火器兵机动能力有限,他们到不了漠南(历史中也没明确记载他们曾入关劫掠,每次都是旗丁和鞑靼降卒组成的披甲人,以保证机动力)。

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父子当政期间,后金的军事大战略,都是步卒、汉军、火器兵防御,旗丁、披甲人进攻劫掠。

这些火器兵不出动,还是那个原因,对后勤要求太高,辽东制作火药一年,只能维持一次大战(这是满文老档的记载,缺硫、更缺硝,天下都缺啊)。

…………

至于蓟辽以外的边镇为何没有营兵,原因就更简单了,时间更远了。

两个字:没用。

三个字:养不起。

晋、陕、延、宁、甘,这五个镇在万历时期就没有营兵了(记得万历二十年的宁夏之役吗?那时候西北就没有任何营兵,是李如松抽调的京营和宣府人马)。

西北没有外患,用不着,也没必要保留一支高饷银军队。

宁夏之役时,西北成立了一支营兵,直接去援朝了,后来又去参加万历二十七年的杨应龙之役,此后散伙再未训练。

营兵是民籍,没有饷银他们立刻就散了,将官留不住人。边军是军籍,没用饷银他们还是兵,还是将官的佃户。

宣、大、蓟,这三个镇在天启朝,依旧能保持三五千的营兵。

蓟辽一体,蓟镇属于战区,营兵自然都在辽东(马世龙就是带蓟镇营兵驻守的辽西)。

天启元年,宣大最后一次支援辽东,这时候就把右翼营兵完全抽空了。

右翼处于真空状态,导致七年之后的崇祯元年,林丹汗轻而易举进入大同。

满桂这时候做宣大军务总理,两个镇加起来,又拼凑训练了五千营兵。

这是宣大最后的营兵。

一年后,崇祯二年冬,满桂带所有营兵勤王时,大多阵亡,剩下一部分归曹文诏,一部分归马世龙。

这之后,宣大未训练过一个营兵。

勤王的时候,晋陕还挤出来五千人,这些人也是内长城边军。

想想崇祯朝的税赋情况,朝廷连防御京畿的兵都没有,其余边镇怎么会有闲兵呢?

若七边这时候还有营兵,崇祯做梦都能笑醒,他登基后没有给过七边一两银子,天上不会给他掉营兵。

边军能保养好祖传的军械就不错了。

孙承宗都被迫用屯田卫、皇陵卫守卫京畿了,督治兵部所属的新兵,对外从未起到过真正的作用,倒是剿匪有用,左良玉麾下就是这些新兵。

崇祯九年,后金骑军开始驻守漠南,卢象升任宣大总督,孙传庭巡抚陕西,他们各自训练了一部分兵,但那不是营兵,也与小说无关。

作者若胡诌,崇祯四年右翼边镇突然冒出营兵来,还拿着火器杀敌,痛快是痛快了,脱离真实背景,被读者笑死。

明朝边军剿匪十七年都没有火器,这时候也不可能冒出来。

这个时间点,延绥、宁夏边军是西北最强的兵,他们有两万五千人跟着杜文焕到四川剿过匪(他们剿匪的身份还是边军,朝廷就是为了省银子,首次一万二,第二次轮调一万三)。

杜文焕与秦良玉作战的兵力和军械,有明确的记载,他手下的弓箭手比白杆兵总数还多,这些弓箭是四川巡抚给配备的军械,在后来陕西剿匪中,弓箭手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

那女真的战斗意志为何更强呢?

他们不是强在军魂,封建王朝没这玩意。

他们也不是专职的兵,女真人是专职的“老爷”,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女真就是老爷。

如何做“老爷”呢?

当兵,立军功,做勇士,这是上升的唯一通道。

部落式政体,强盗的治国方法,分赃的治理方式,对于军功奖赏,就是比明朝更公平。

这个要认,装鸵鸟不行。

投降的汉臣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知道吧,脑子再好没军功也不能当官,必须先参军立军功。

黄台吉为了让范文程处理政务,只要出征就让他跟着分润军功,一步一步升上去的。

可见大汗也不能随便安排人事,除旗主之外,后金六部的主官,德格类、济尔哈朗、多尔衮、萨哈廉、硕托、阿巴泰,都是论军功,旗主共举成为‘尚书’,放到明朝的官场简直不可想象。

这就是他们战斗意志为何更强的底气。

明朝士兵会溃逃,女真不会,死也不会,没这个选项。

旗丁作为一个人的基础,一切建立在军功上。

立功就是老爷,犯军法就是奴隶,只有这一条惩罚。

这惩罚非常严格,不仅是本人会被斩首,你的房子、你的田产,一切资产全部会收回去,包括你的妻女,会立刻沦为奴隶。

满、蒙、汉兵都是一样的后果。

连顶层贝勒都逃不了,阿敏、莽古尔泰的后果都是被剥夺资产,妻妾沦为别人的玩物,子女想翻身,必须以奴才身份跟着主子再次立功。

这就足够了,这一条执行下去,战斗意志当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