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十丈驳论(1 / 2)

伍兴突兀的喊声,如同晴空霹雳,瞬间打破了墨家弟子的狂热氛围,让所有墨家弟子脸上都写满了愕然与不解。

几乎在同时,所有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伍兴的身上。

显然,伍兴身上穿着的甲胄与墨家弟子们的装束截然不同,显得格格不入。

外来者的身份可谓被一眼看穿。

看向伍兴的目光中,有猜疑、有疑惑、有质疑、有好奇,还有各种意味不明的目光。

这些目光,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沉甸甸的压力,压在伍兴的肩头。

伍兴深吸一口气,调整自己的呼吸与步伐,一步一步,坚定而缓慢地从最不起眼的最后一排座位向讲台走去。

伍兴前面的墨家子弟不约而同地向两边分开,为伍兴让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墨家向来注重开放的学术氛围,对于质疑者必须允许发言。

吕布本能地想要跟上伍兴,探个究竟。

然而,就在他准备迈步之时,伍兴却轻轻一挥手,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阻止了他。

吕布停下了脚步,心中虽有千般疑问,却也明白此时跟随上去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伍兴一边走一边头脑中仍在飞速思考。

要如何说服墨家打消西迁念头?

难就难在相里勤说的都是实话,儒家的打压确实存在,墨家在目前的龙国,就是一个小众思想。

龙国天命者的失败也是实话,现在伍兴这点实力,也就是占山为王的山贼水平,实在不值一提。

西方的野人?

现在国战中西方倒是发展起来了,但是在这个史诗任务中的所有墨家子弟,所接受的系统记忆,就是西方只有野人。

要扭转他人深信不疑的记忆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如此多的人相同的记忆。

如果伍兴以此为切入点,那么只会被所有墨家子弟当成神经病拉下来。

而教化野人建立国家的逻辑也能完全自洽。

那么,应该以什么为突破口否定掉西迁呢?

伍兴脸上带着自信笑容缓步向前。

距离讲台距离已经不到十丈。

古有曹子建七步赋诗,今有伍利华九丈驳论。

算起来可能还是伍兴这一个难度更大吧?

伍兴面上云淡风轻,大脑中却是头脑风暴。

八丈。

一切终究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源。

在一切都合理的情况下,历史上的西迁为何会最终失败?

伍兴能否在短短几丈路程之内想清楚其中关键?

七丈。

要解开墨家西迁之谜,必须追溯至问题的最深处——为何在一切看似合理的布局下,历史的车轮还是将这场伟大的迁徙推向了失败的深渊?

六丈。

相里勤的观点之所以难以撼动,是因为其构建在坚实的逻辑与深厚的情感基础之上。

他必须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既能揭露事情的真相,又能触动人心,让墨家弟子看到西迁计划忽略的致命缺陷。

五丈。

相里勤与伍兴四目相对,相里勤很有礼貌的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退到讲台下面,很有风度的把讲台让给了伍兴。

同样也把压力给到了伍兴身上。

四丈。

从原本的历史反推,墨家这一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西迁必然是最终失败了。

甚至西方的强盗还为未来的龙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