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涡口,荆山。
淮水长有千里,非尽是宽阔平原,亦或崇山险峻之所。如涡口,其南岸为涂山,北岸为荆山,两山夹江对峙,犹如长江小三峡。
自霍峻西进洨水,佯装从涡、洨二口渡河起,曹刘两军从寿春移师到涂、荆二山对峙。
刘备依仗自己有水师优势,多次飞龙骑脸,架弓弩于舟舸上,远射岸边扎营的魏卒。多次派遣军士袭取魏营,于霍峻东行那夜,俘获数百魏卒,成功地牵制了曹操的注意力。
而那曹操则是分心于北面,派出大量斥候探查霍峻的踪迹。然霍峻的踪迹始终求而不得,直到霍峻兵入睢水之时,曹操才收到霍峻率大军东折的消息。
紧接着,曹操陆续收到刘晔、徐晃的消息,以及霍峻送来的书信。
随着曹操对事态的逐渐了解,这让他愈发难绷!
魏军大寨,高坡上。
贾诩眺望涂山的险峻,捋须微叹。
“父亲!”
贾模顺着蜿蜒的山道,趋步而上。
见是自己儿子,贾诩问道:“大王今下如何?”
贾模沉着脸,微微摇头,说道:“大王大怒,众臣不敢近。唯吴侯勉强劝谏,方让大王稍平心中愤懑。”
“吴侯?”
贾诩苦笑摇头,评价说道:“奸佞小人,上揣君心,下结党羽,非我大魏之幸啊!”
贾模满脸疑惑,说道:“吴侯为人公允,处事有方,理政清明,能和众人,深得大王之心。父亲怎能言吴侯为小人乎?”
见儿子不谙政治,贾诩直言说道:“贤臣或非有能有德之辈,小人亦非无才无德之徒。”
“这?”
贾诩进一步解释,说道:“一人贪财好色,党羽众多,但却军略过人,恩济吏民,忠于国事,可为贤臣否?”
“可为贤臣也!”贾模说道。
贾诩反问道:“一人性格亲和,调和君臣,治政为长,然却结交党羽,因公而谋私利,是问为贤为奸?”
贾模思虑少许,说道:“君贤则臣贤,君昏则臣奸。”
“善!”
贾诩说道:“你口中之贤臣是为霍峻,你口中君昏臣奸之人是为孙权。奸与贤非有能无能之分,而需以公事为分!”
贾模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父亲知吴侯非贤人,何不上谏与大王。”
贾诩苦笑几声,说道:“我为降人,大王能重用为父,已是荣宠至极。若妄言人事委任,则受外人非议,此乃取祸之道。”
当一个降人想融入一方势力,可行的道路不多,贾诩、孙权二人各自都走出了条成功的道路。
贾诩凭借自身的才能,以及不与外人过多往来的行为,赢得曹操器重。
孙权凭借自己的情商与政治能力,积极融入曹家圈子。如通过曹彰的关系,认识曹丕;或通过舍身救主的手段,赢得曹操的信任。
若是差点,那就像那张合,一辈子给人打副手,帮夏侯渊刷出虎步关右的战绩。
当然若实在超级能打,像张辽那般,凭借过人的战绩,就可以不用为曹家将打副手。
“今后你与吴侯关系尚可便好,不必过分亲昵,亦不可与吴侯疏远关系。”贾诩叮嘱说道。
“诺!”
贾模念起什么事,说道:“大王为霍峻逃出重围,反斩孙观,颇是震怒。父亲是否要劝谏几句,以免大王震怒伤身!”
贾诩面露惆怅,说道:“霍峻精通兵法,纵出道至今,未尝一败。善于制人,用兵如神。声东击西,三渡泗水,被斩杀一将,如此之耻,大王又岂能不怒?”
“父亲是否太抬举霍峻了!”贾模说道。
贾诩看了眼贾模,淡淡说道:“伱不知兵,你让营中诸将讲述霍峻行进调动,或能从舆图上得见行进路线。但让诸将学霍峻这般带兵,除大王外,怕无人能复刻出来。”
“如与高手对弈,霍峻拨弄棋子,却让众人四处奔走,顾东难顾西。霍峻战术看似平平无奇,能用声东击西寥寥四字概括,但三渡泗水之战术,却是博大精深。”
“一渡为妙招,二渡为出奇,三渡为归真。”
继而,贾诩观望左右,见四下无人,低声说道:“容父妄言,若中国被水贼所灭,定当亡于此人之手。”
“为父若不幸先逝去,模儿当谨慎言行,知时事度进退。懂否?”
见父亲这般郑重言语,贾模正色应道:“儿不敢忘!”
父子又畅聊了半响,则顺着山道下山回营。
大帐内,曹操已非震怒之时,然脸色依旧冷冷,目含杀气。
霍峻那封信伤害性不大,侮辱性严重。其上言,劳公于涡口久候,赵俨、刘晔、臧霸,非敌也,公宜来泗上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