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两汉得失(1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437 字 7个月前

得闻刘备今下状况,霍峻多有忧愁。</P>

霍峻与杜度聊了几句,则与张飞、王粲等人入阁,等候刘备归来。</P>

少顷,刘备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坐到榻上,喝上几口参汤,以为滋补气血,缓以养身。</P>

身体稍微舒缓了些许,刘备环顾众人,问道:“诸君为智谋之士,今朕心间有一疑虑,不知能否为朕解之?”</P>

“我等当知无不言!”众人道。</P>

刘备将毛毯盖住腹部,说道:“汉有两世,何以中汉不如前汉强盛?”</P>

“这~”</P>

至于为何东汉不像西汉亡于农民起义,除了朝廷对田亩数据的严格控制外,则就是出现了农业革命,以及长江流域大开发。</P>

刘备斟酌良久,说道:“鉴两汉政之得失,传朕之帝诏。即日之起,自朕以后,后宫妃嫔不得干政;废阉人执掌后庭之印,选以贤士代之。此为祖制,后世诸君不得违令。”</P>

当然不是说东汉有大兴的希望,仅能说东汉还能存续。如果遇见圣明的天子,苟活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或许都有希望。</P>

故而在中后期发起度田,终东汉一朝,中枢对田亩数据非常重视,其控制力胜过西汉。</P>

君臣又聊了几句,众臣则就是徐徐退下。霍峻因有事留在堂内,欲向刘备禀报。</P>

邑陵制度,本是刘邦强干弱枝的手段,不料到中期成为打压豪强的工具,算是阴差阳错。</P>

桓灵时期,凉州羌乱再起,为了平乱,重用凉州武人,因解决不当,边章、韩遂再起叛乱。因兵乱而崛起的董卓,由于灵帝处置不当,最终反噬东汉。</P>

秦统治时间太短,根本无法给西汉太多的经验教训。</P>

“那前汉可是因王莽篡位而亡?”刘备复问道。</P>

刘备捋着胡须,感叹说道:“孔明言中汉得失,与君所见略同。今听君不同之见,再思中汉覆没,朕深痛桓、灵二帝。无此二君,岂有何进、董卓、曹操三者乱政乎!”</P>

“元帝之后,豪强兼并,大族奢靡,百姓无田耕作,无粮可食,渐为民乱。时天下人心散乱,王莽以伪善之面,窃取汉室。”</P>

“陛下英明!”</P>

刘备赞叹不已,说道:“朕与君相知二十余载,本以为尽知君之才略,不料尚有不知之处。出则亡敌国,纵横天下;入则知兴替,齐治百姓。出将入相,舍君之外,何人能及!”</P>

霍峻沉吟少许,拱手说道:“启禀陛下,以臣浅薄之见,前汉亡于流民,而中汉亡于党争。”</P>

秦汉之时,皇后或太后的权利非常大,从称谓上可见一斑,如称皇后为殿下,以太后为陛下。既受称陛下,太后在某些方面,其权利不小于皇帝,甚至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利。</P>

因此别看秦到汉末仅四五百年,但实际上已有三种王朝灭亡的类型为前车之鉴。即秦因虐民而亡,西汉因纵豪而亡,东汉因党争而亡。</P>

关西与关东的割裂,人尽皆知。如关东士人屡次希望弃凉,加上打压关西武人的政治地位,岂能不遭凉人的反噬。</P>

别看东汉在黄巾起义后不久灭亡,但实际上东汉的灭亡更多归咎于上层的政治斗争。若汉灵帝能正常委任太子,不搞什么幺蛾子,东汉在他手中灭亡不了。</P>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实际上与郭太后一族有联络。拥有郭太后的支持,司马懿拥有诛杀曹爽,废立皇帝的权利。</P>

冬小麦的广泛种植,得以养活大量关东的人口。而后长江流域被开发,所能容纳的百姓也就更多。</P>

因以上二者,东汉亡于农民起义的上限被提高。但因关东豪强、士族膨胀,皇帝幼亡,其因党争而亡的概率更大。</P>

东汉之所以覆没,董卓之所以能入主洛阳。实际上与关东士族的过分自信,以及何进兄妹的愚蠢有非常大关系。</P>

见霍峻直接询问,刘备长叹了口气,说道:“今病症欲重,恐难痊愈,朕已思后事尔!”</P>

“陛下,那糜后呢?”王粲试探下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