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界。
清乾隆帝弘历皱眉:“这朝鲜王国的人,在后世是这么厉害的吗?那个李舜臣,朕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还有那什么胁坂安治,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
【胁坂安治是丰臣秀吉的家将,成名于丰臣家这与柴田家之间的‘贱岳合战’。】
【在贱岳合战之中,胁坂安治斩杀柴田家的家将佐久间盛政而成名,被誉为“贱岳七本枪”之一的倭寇名将。】
【而在丰臣秀吉发动入侵朝鲜战争之时,胁坂安治是以倭寇水军的将军之一参与战争的,而统领倭寇水军主将则九鬼嘉隆。】
(倭寇水师,也可以视为倭寇的水军,而胁坂安治连倭寇军团长这一级别的将领都不是。)
【由于倭寇入侵朝鲜的战争初期,为了稳固在快速扩张与突进朝鲜内陆的情况下,胁坂安治被倭寇的第八军团临时调用。】
【帮助倭寇第八军团负责驻守汉城的任务,所以胁坂安治这一倭寇的水军将领和他的部队才会出现在汉城周围。】
【而此时倭寇在龙仁的守军,一共才有300来人,这300人全都是胁坂安治的部队士兵。】
【胁坂安治的部将胁坂左兵卫和渡边七右门卫两人,在听到有数庞大的朝鲜军队来犯时,两人也是同样的害怕,并立即派人向胁坂安治请援。】
,
【此时的胁坂安治正在汉城驻守,而龙仁距离汉城只有80多里(40公里)。】
【所以胁坂安治在收到龙仁倭寇的救援信息之后,立即带上自己不足1500人的全部倭兵,一同前去救援。】
【却说李洸率领的三道勤王大军,在龙仁外歼灭了倭寇的一支小部队之后,朝鲜的将领们也就更加的得意与自信了。】
【当负责与担任开路先锋的勤王将领白光彦与李之诗,在知道龙仁的倭寇守军如此仅有300人后,都有了争功的想法。】
【两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歼灭龙仁的倭寇,拔得头筹。】
【但在两人出发前,却遭到勤王军的另个将领权栗的反对,因为这时候勤王军还未完全集结。】
【权栗想动用全部先锋部队来攻打龙仁据点,但是白光彦和李之诗认为权栗太过小心,只需要他们部众几千人就能拿下龙仁,所以权栗意见没被采纳。】
【6月5日凌晨,白光彦与李之诗,各领一千人的部队开始进攻龙仁。】
【由于倭寇在占据了龙仁之后,便这里修筑好堡垒,胁坂左兵卫和渡边七右门卫便依靠地形抵挡了朝鲜军队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没有怎么参与过攻城作战白光彦和李之诗,完全没有想到倭寇已经在龙仁修建了堡垒,加上在开战前的轻敌,他们根本没有计划好如何攻城,只想凭借兵力优势战胜对手。】
【但是,攻打了许久之后,率领两千人的他们,却无法拿下仅有300人防守的龙仁。】
【同一天李洸率领其勤王大军,也陆陆续续抵达龙仁附近的光教山,并在开始光教山上进行驻扎,并没有率领大军直接进攻龙仁。】
【在此时的李洸等人看来,白光彦和李之诗拿下龙仁是迟早的事。】
【况且,此地已经离汉城很近了,大军需要休整,并且认为等他们的大军休整完毕之后,就可以一举收复汉城了。】
诸天万界下:
民间:
“这李洸,以及朝鲜军队的那些人,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吗?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是不是觉得,战争会跟着他们所设想的那样的发生吗?”
有人回道:“不然呢?300里的路程,不对,应该是200多里的路程,他们的大军都能走上9天。”
“那些,战争中逃命的难民,都能比他们走的快,他们能知道兵贵神速什么吗?”
“他们是在打仗吗?他们是在出游吧?”
......
【到了6月5日的下午,久攻不下的白光彦和李之诗已经疲惫不堪,】
【于是他们开始就地休整,当天晚上,胁坂左兵卫和渡边七右门卫,看到朝鲜军队如此的就地休整,令他们大开眼界,在经过商议过后,趁朝鲜军队松懈之时发动夜袭。】
【倭寇突如其来的夜袭,完全打乱了白光彦和李之诗的节奏与计划,这支朝鲜的先锋部队,直接就被击溃了,而白光彦和李之诗两个人在战斗中被倭寇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