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青春(2 / 2)

这之后的日子,谢如柏又当爹又当娘,一个人拉扯着瑾言拉扯长大。

谢瑾言上小学的时候,高考制度恢复,一同下放的知青有的通过高考有的通过招工,纷纷回到了S市,而谢如柏却因为父亲是“黑五类”而丧失了这些同等的权利,后来国家虽然对他们成分的划定进行了平反,从物质上对他们这一类的家庭进行了补偿,但对于谢如柏来说,他的青春他的人生就此止步在了这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对他来说,这无异于是致命的打击,让他一蹶不振!

谢如柏年轻时相貌清俊,举止斯文,受过良好的教育,与乡下男子有云泥之别,乡下女子并不在乎他什么“黑五类”的身份,对他青睐的女子不在少数,总有一些姑娘偷偷给他送点刚摘的小菜,新掰的玉米,直到他跟唐瑛在一起,这些女子才心碎一地地撤退了。

唐瑛去世后,他一人带着孩子做爹又做娘,生活得比较艰难,这时,村支书老赵的女儿张兰走进了他的生活。

那时张兰才二十出头,家境在农村来说相对比较殷实,找一个大她十来岁,又拖着一个小女儿的外乡人,家里并不同意。

然而张兰却铁了心要跟谢如柏,一者谢如柏毕竟不是庄稼人,嫁给谢如柏,还有希望离开农村;再者她喜欢他跟乡下男子不同的样子:总是穿着干干净净的衬衫;写得一首好毛笔字,村里人家过年时的春联几乎都是由他承包了。

那时的赵兰,多多少少还有些少女的纯真,她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谢如柏,但婚后在一起生活才发现赵兰其人很是自私刻薄,而且两人由于三观和文化教养的差异,很多问题根本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

八十年代开始,村里很多人去县上做生意或是开店铺发达了起来,回到家乡锦衣华服,穿金戴银,那时谢如柏去了镇上小学,赵兰又生了个儿子,薪资勉强养家糊口。

看着过去看不上眼的一些家乡人飞黄腾达,赵兰心里不免落差越来越大,总觉得于婚姻一事上,她押错了筹码,看谢如柏越来越不顺眼,对谢谨言更是如刺在喉。

那时她和村里在县上批发水果的蒋大宝混在了一起,蒋大宝也经常给她吃点甜头,买点衣服塞点钱什么的给她,却坚决不肯和家里离婚。她私下偷偷和他闹了两次,也没结果,蒋大宝反而离她越来越远,她吓得也不敢再闹了。

再说谢如柏在S城还有谢母留下的房产,虽说非常老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城市的房子再老旧,也比小县城的房子值钱。她便一直想着等儿子谢慎行到了18岁,去S城把房子过户到他头上,因此便一边维持着现状一边抓着蒋大宝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