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如一阵狂风席卷大明,朝堂上的震动逐渐扩展至各地,所有地方都开始感受到这一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就在这场改变的风暴中,沈万三的死无疑是一个微妙的信号——所有人都知道沈万三是朱雄英的人,可就这么一位在大明政坛上如日中天的商贾,竟然在这场风暴中失去了 性命。
沈万三的“离场”,让许多对这场改革心怀忐忑的官员和百姓,无不深感不安。
春和宫内,朱雄英端坐在金丝楠木的龙椅上,眼前茶盏中的茶叶早已沉静,浓郁的茶香弥漫在四周,却无法掩盖空气中的紧张氛围。
沈万三的话,依然回响在他的耳边。
“我也不知,是非功过,乃是后人之评价,你我又如何能看到呢?”朱雄英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改革的步伐已不可逆转,而自己也早已与这座宫廷、与这片土地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他,便是这段历史中的主角。
“父王的压力,沈万三的离开,甚至老百姓的恐惧,都是我早已预料的。”朱雄英心中默道,“长痛不如短痛,就这样吧。”
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晨曦中,思绪渐渐飘远。尽管朝堂上已站稳脚跟,改革的实施已经开始,但未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两日之后,京师的百姓登记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每一个人的身份信息都被逐一收录,朝廷的控制力愈加强大。
而在新城的建设计划中,朱雄英计划在两个月后将老城的百姓分批迁往新城。
老城,也迎来了改造,未来科举改制下,能入朝的官员只会越来越多,如今先改造老城,等着以后官员入京之后,也有地方办公。
皇城,日后的规划里,就变成了皇族子弟的专属地方。
新的大明,正在悄然建立,官员们纷纷接受了这场改变,开始为新城的建设提供援助。
京师的街头巷尾,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面孔——曾经沉默的百姓,如今因为这次改革的急迫性,纷纷成了城市重建的参与者。
曾经街头流连的商贩、士子、妇孺,如今却在搬迁中告别了曾经熟悉的生活。朱雄英的改革,不仅是在改变一个制度,更是在改变整个大明的底层结构。
与此同时,各州府的情绪已经有些升腾的苗头,愚昧的百姓在当地士族和贪官的挑动下,也愈发的暴躁。
朱雄英的决策震动了整个大明,特别是对北方的影响逐渐显现。
那边的消息并没有在朝堂中详细展开,但朱雄英知晓,皇权的冲突已悄然开始。
“雄英这一下,玩大了啊,爹那让我从北镇压到南,这玩的就离谱。”朱棣一边咬着草根,一边低声抱怨着,脸上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
他的语气中并没有太多的愤怒,反倒是带着一丝自嘲和无奈。
他与他的兄弟们,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大明的未来。
而朱雄英,这位一度被认为年轻的皇孙,已经完全掌控了局势,开始主导朝堂上的权力变动,连朱棣自己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果决与狠劲。
“不过大哥那是个啥情况?被雄英给直接架空了嘛?不应该啊。”
朱棣咬着草,沉默了一会儿。其实,他心中最清楚的事情就是——自己不仅仅是父亲的命令在北方稳定局势的执行者,更是在北方权力斗争中的关键人物。
如今,朱雄英已经着手削弱传统势力,北方势力的控制权也开始成为他无法回避的问题。
“雄英这个小子,我还在想着怎么削藩,他来这一下不是任由我们藩王做大么?”朱棣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着局势的走向,“或者说,其实已经考虑进去了,只是还没显现?”
“真羡慕雄英啊,有爹给他撑腰,不过还得做好准备,万一真到了刀枪相见的地步,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呢。”他转头望着身后的一位亲信,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
“权力交替,始终是无法避免的。雄英,他太过激进了。”
就在朱棣和他的部队疾驰向南的同时,大明的各地也悄然改变着。无论是朝廷的体制改革,还是地方百姓的迁徙,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整个帝国的未来。
“报,河间府当地官员蛊惑百姓,如今已经封城。”
朱棣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朝着身后看了一眼,高喝道:“弟兄们,来活了,冲了河间府!”
随着朱棣命令一出,随行的亲信和将士们迅速开始部署,准备立即行动。整个队伍的气氛也从之前的漫不经心转为紧张严肃,战马嘶鸣,刀枪交错的声音似乎已经随着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凝固在空气中。
朱棣站在战马上,眯眼看着前方,嘴角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河间府的骚乱,恐怕只是开始啊。”他低声自语,心中却不免感到一丝复杂。
这些地方上的官员和士族,似乎早已对朱雄英的改革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抵抗。
而这一切,也正是他被召回南方的原因之一——父亲希望他能平定动乱,维持大明的统治稳定。
然而,他心里明白,若真要彻底压制这些地方势力,恐怕不止是河间府这么简单,整个北方的权力格局都将因此而动荡。
与此同时,京师的局势同样紧张。朱雄英的改革步伐一刻不停,面对沈万三之死带来的震荡,朝堂内外的反应越来越激烈。
许多朝中大臣虽然表面上顺从,但心中却隐隐存着对这位年轻皇孙的忌惮。
改革虽已启动,但人心的恐惧和疑虑,始终在悄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