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打听水军出处(2 / 2)

意外唐朝 无语楼 1067 字 24天前

“水军?王爷找水军做什么?”

“没什么大事就想了解一下,怕将来用的时候抓瞎,师傅要是不太清楚本王再找别人问问!”

“这样呀!”,秦琼嘴上说的轻巧心中却是震惊不已:这小王爷怎么会用的上水军?难道是他听到了什么消息不成?现在也没有什么地方作战用的上水军呀?难道是江南那边有事?不可能!如果有事朝堂之上早就传开了,真是想不通。假装沉思了一会儿便继续开口道:“据我所知,大唐的水军只有郧国公张亮和河间王李孝恭的亲军还能算的上,其他的都没有坐过太大的船!”

李恪听后心中暗道:果然如此!看来还得找李崇义那小子聊聊,弄点老兵过来,不过怎么了得过自己那便宜王叔李孝恭那关,哎!又得给他琢磨个产业,否则真不好弄呀!

“除了他们二人就没有其他的了吗?”

“要说有还真有,当年隋炀帝也就是你那外祖父,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水军不少,不过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现在都分散出去了,估计不好找了!”

得!你这不等于白说吗?算了还是自己再想办法吧,知道信息就好,不行就等等范通那边的消息。想到这李恪话锋一转就开始聊了一些别的,等快中午的时候李恪便起身告辞,秦琼再三挽留无果后就把李恪送出了秦府。

李恪回到王府后用完了午膳,眯了一会儿,便又出去拜访了李纲,孔颖达和褚遂良三家家。毕竟在在崇文馆算是李恪的老师,至于程家,尉迟家,房家和杜家李恪并没去,一来怕别人说闲话传到东宫和李泰那,二来除了尉迟家外跟其他也不算太熟,免得去了尴尬。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来到了元月十三,这日李恪刚刚用完早膳,宫里就来了一个太监传旨,命李恪进宫参与安排诗词大会一事,李恪暗自腹诽:怎么还有我的事,几位大儒加上房杜和萧瑀不就行了吗?干嘛非得叫我去!难道有别的事?不会是李承乾他们哥俩把寺庙占地之事跟李世民说了吧?磨弄不好是,估计是把自己说出来了,哎!去看看吧!想到这李恪不敢怠慢,换了套衣服就急匆匆的进宫面圣。

李恪进了宫,拜见了李世民等人。李世民看到李恪,神色平静并无异样,李恪心里松了口气,看来寺庙占地之事并未被提及。

众人开始商议诗词大会事宜,李纲说道:“启奏陛下此次诗词大会,旨在考孝年轻一辈的学业功底,而今各地参加春闱的考生大部已到长安,不如把撤去年龄限制,也好让各地才俊前来一起参加。”

孔颖达也点头称是,高士廉却提出:“陛下,老臣以为,李文纪此举甚好,不仅要邀请已有名气之人,那些籍籍无名但有才华者更应给予机会,但诗词一道毕竟考验学识与感悟,如果没有年龄限制,恐怕年轻一辈要吃亏,臣以为可以放宽一点,增加两岁即可!”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正说着,李承乾突然到来。他看了眼李恪,对李世民拱了拱手道:“父皇,听闻恪弟是这次诗词大会的发起人,对这诗词大会也很是上心。不如听听他的想法!”

李恪笑道:“太子大哥,您可不知道,臣弟当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再说这也是弘扬我大唐文化之举,自然人人都得上心。”

李世民打断他们道:“叫你们来是听听怎么安排的,你们在一旁听着便是。”,众人于是又专注于诗词大会的细节安排,诸如场地布置、评判标准之类,而李恪一边听着,一边暗暗揣测李泰怎么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