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初六这天,一大早云南王府上下皆是一片喜气洋洋。独孤墨言选了半天衣服也定不下,最后还是找来了刘靖玥,刘靖玥帮他选择了一件稍显喜庆,却又不失稳重的衣服,又给他配了一根玉簪,顺便帮他稍微化了化妆。
独孤墨言更是表示:“玥儿,你在这服饰搭配和妆容这方面还真是如瑶儿所说的一般,颇有天赋。”
刘靖玥自然是受了这波夸奖,不过她还是骄傲中带着一丝嗔怪道:“哥哥,你少来,也就用得到我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么一大早,天刚亮就把我给叫起来,如果你了解我,你该是清楚,你妹妹我于睡懒觉一道儿才最有天赋!”
独孤墨言看了看外面蒙蒙亮的天,有些抱歉地道:“这不是你哥我今天要办大事这才叫你早起了一回吗?回头我带你去天香楼吃顿好的,怎么样?”
刘靖玥虽然是美妆博主,不过她也确实是个吃货,她闻言眼神亮了起来,举起手来对独孤墨言道:“好啊,击掌为誓,省的你耍赖!”
独孤墨言虽然觉得这行为幼稚了些,但这个妹妹,毕竟就是个小孩子,所以也算是正常,他便配合着击掌道:“好,击掌为誓!再说了你兄长我也不是这样不守信用的人吧?”
刘靖玥才不管,她冲独孤墨言做了个鬼脸就跑出去了,独孤墨言露出一丝无可奈何又宠溺的笑容道:“走吧,去找父亲。”说完便带着暗影踏出朗月轩。
另一边,独孤鑫刚练完剑,看到独孤墨言前来,便知道这小子怕是又如同上次一般急不可耐了。
独孤鑫回到卧房,让独孤墨言也进来,他道:“墨言,你都准备妥当了?”
独孤墨言微微颔首道:“是的,父亲,儿子准备好了。”
独孤鑫有些无奈道:“可是今日沈大人上早朝,哪能这么早就回来啊?”
独孤墨言这回是记得这个问题了,所以道:“儿子知道,不着急,您慢慢准备着,用完早膳,儿子再去对一遍聘礼估计时间差不多了。”
独孤鑫心想:这小子,都想好了还来找我作甚?于是道:“嗯,是差不多,你也去看看你爹。”
独孤墨言先是一愣,后来反应过来,独孤鑫说的是他的生父独孤焱。按理说他被过继到云南王府,便只能叫独孤焱二叔,如今……还能称呼一声爹,他心里倒是很感谢独孤鑫。
于是道:“父亲说的是,那您慢慢换衣服,我去看看我……爹,然后直接去正厅汇合。”
独孤鑫笑着点头道:“你小子,快去吧!”
独孤墨言虽然笑着,但眼里有一丝泪花,只不过被他憋了回去,他一身轻松的去往博雅轩。
独孤焱看到独孤墨言来了,心里很是开心,笑道:“墨言,你怎么来了?”
独孤墨言道:“父亲让我来看看您收拾的如何了。”
独孤焱觉得独孤墨言来的正是时候,问道:“正好墨言,你帮我看看这身衣服怎么样?”
在独孤墨言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他对于服饰搭配这块的感知实在有限,他只能道:“依我看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我这衣服还是玥儿给我挑的……”
独孤焱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我就说你今日的打扮怎么跟以往有些不同,原来是玥儿帮你的啊!算了算了,也指望不上你帮我看,你去叫玥儿过来帮我看看。”
被亲爹嫌弃的独孤墨言倒是没有生气,毕竟他一个男人在这方面不行也情有可原,所以他点头道:“好,我这就去。”
没过多久,独孤墨言就回来了,原因无他,因为刘靖玥被他很早就叫起来,回来之后也睡不着了,于是也开始打扮上了,这不打扮完了出门,在院子里碰到独孤墨言,就被带到了博雅轩。
刘靖玥先是行了一个晚辈礼,独孤焱刚想行礼,刘靖玥就道:“二叔不必多礼,我这是行的晚辈礼,该行的,咱们关起门来在自己家里您就不用给我行礼了。”
独孤焱笑着应下了,问道:“玥儿,你看看我这一身怎么样?”
刘靖玥围着独孤焱左看右看,感觉好似少了点意思,就问:“二叔,你这里还有其他衣服吗?或者一些饰品?”
独孤焱连忙道:“有的有的,旺财你去把我的衣服和饰品拿出来。”
旺财领命前去,只是对于这个名字,刘靖玥差点没忍住笑出声,不过一想,做生意嘛,手底下人叫旺财也说得过去,她便强行憋了回去。
待旺财将东西都拿上来之后,刘靖玥就精挑细选起来,最终挑选了一身紫红色的锦袍,配上一块通透的玉佩,又为他重新束了发,插上一根精致的金簪。独孤焱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富贵逼人。
“玥儿,你这手艺真是厉害。”独孤焱对着镜子满意地点头。
“二叔谬赞了。”刘靖玥嘻嘻一笑。
独孤墨言也十分满意道:“好啦,咱们去正厅用早膳吧!”
说完几人便说说笑笑地往正厅去。到了正厅发现独孤鑫已经在此等候,看着几个人有说有笑的,赶紧招呼他们坐下,并叫人上膳。
上了膳,独孤鑫打量着独孤焱,独孤焱还以为自己脸上有东西,问道:“怎么了,大哥?你怎么这么看我?”
独孤鑫道:“你今日这身打扮可比以往看起来要讲究许多。”
独孤焱笑道:“哈哈,今日是墨言提亲的日子,我怎么着也不能下了咱们独孤家的颜面不是?”
独孤鑫点了点头道:“嗯,不错,行了咱们用膳吧,玥儿一会儿去提亲,你也跟着一起去吧,不然你就要自己一个人在府上了。”
对于看热闹这种事,她自然是愿意的,爽快的答应下来。
待早膳结束后,独孤鑫和独孤焱在正厅喝茶休息,独孤墨言带着人亲自清点了聘礼。光是从云南带来的就有十几抬之多,再加上在长安这边购置的,独孤靖瑶给添的,足足有二三十抬,已经算得上长安城数一数二的聘礼了。
清点完毕后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他们二人在正厅稍作休整,媒婆也来了云南王府,这便出门了。
一家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沈府门口,这阵仗比娶亲了,一路上有不少人围观,不时还有人讨论:“这是去谁家提亲啊?”